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1/2)

罗洽港外风轻云淡,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鸣叫着,为这个在某个寂静的上午有些冷清的港增添了一丝生气。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布兰科索萨德阿尔梅达在仆的服侍下轻轻跃上了码。他今年已经快40岁了,但身手仍然非常灵敏,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骑马、打猎等运动的结果,这一点他很自傲。今天已经是2月中旬了,一个不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而他也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带着满满两船的棉花赶到了罗洽港。

这两船棉花都是他通过自己的关系在西班牙王国的佐治亚传教区收购的。那里有大量来自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旧大陆移民,他们开辟了很多棉花种植园,使用从非洲购买的黑进行种植。他们生产的棉花在此之前绝大部分都是为了销售给东岸,每年都会有商船在固定的时间开往那边进行收购。每年4月(南半球棉花收获季)和10月(北半球棉花收获季),东岸都会给出一个最新的棉花收购价,以他们使用的公吨为收购单位。

在这样一种况下,那些棉花销售商们(比如北半球的)每年10月中下旬收购完毕后就会驾船南下,前往东岸港割。以往无论是东方港还是罗洽港,都是可以割的地点,不过现在改了,东岸指定罗洽港为唯一割港,东方港不再受理此类业务。而新近成立才一年多的罗洽大宗贸易中心则会在码货场上公布该收获季的最新收购价格,这些商们出售完手的棉花后会根据这个价格以及自己对棉花价格走势的预判,来决定自己回去向那些种植园主们所开出的棉花收购价。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贸易方式,而东岸作为棉花的主要收购者也牢牢把控住了棉花的定价权。

随着新旧大陆上多个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作为棉花主产地的佐治亚、佛罗里达、海地、西等地的棉花价格开始逐渐上涨。各国对棉花资源的争夺开始升温,特别是在东岸再一次提高棉花收购价至160元/吨后,这几个地区的棉花资源顿时遭到哄抢,形形色色的商、船长们带着钱箱或者货物涌这些棉花产地,或者直接拿现金收购。或者以货易货,总而言之将这些货物一抢而空。然后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驾驶着船只南下,来到了罗洽港向东岸割货物。

这无关其他,只是单纯地因为东岸给出的收购价最高而已。还有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了以东岸的收购价做参考。作为棉花的主要收购者,东岸的定价就是“国王的命令”——不容置疑和商榷的。而当那些法国商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诸如圣奥古斯丁之类的棉花主要出港时,他们会发现如今的棉花价格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而且绝大多数棉花已经有主了,种植园主们也不太愿意跟陌生道。除非你能出一个令他们感到很心动的价格。

这样的况令他们感到很苦恼。圣奥古斯丁港的棉花价格之高昂已经让他们大吃一惊了,若是以这个价格吃进然后再运回法国销售的话,怕是很难有利可图的,除非那些新建的纺织工厂主们愿意将原先的收购协议作废,并给出一个“更有诚意”的收购价格,不然没会愿意做出这种自己承担亏损的傻事的。只有寥寥几名家族本身就开办了工厂的商花高价收购了一些别挑剩下的次等棉花,然后匆匆扬帆离开了码,他们还准备去海地碰碰运气。

布兰科的家族本身在西就有着规模不小的棉花种植园,虽然已经出售了一些给来自东岸的投资者,但剩下的规模仍然很庞大。每年产出的棉花数量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再等两个月,自己家族种植园内的棉花就将上市了,依照如今这趋势,到时候显然能够卖一个好价格。嗯,看来接下来要加大对棉花种植园的投资了,只可惜最好的棉花种植园都在北方,在荷兰的控制区内,让殊为遗憾。不过好消息是最近西战场上荷兰连续吃了几个不大不小的败仗,葡萄牙的形势大为改观,如果本土再对西加大一些援助的话。想必将荷兰赶出西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到了那时候,自己的家族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争取多瓜分一些荷兰遗留下来的财产——比如优质的棉花种植园。

一名先于布兰科下船的仆很快从码易中心那边飞奔了回来,只见他用略显兴奋的声音朝布兰科说道:“价格又涨了。先生,175元/吨!所有都很兴奋!棉花牛市真的到来了!”

旁边一名路过的西班牙商似乎懂得葡萄牙语,只见他含笑朝布兰科点了点,说道:“这个价格相当不错,不枉我将棉花一路从圣奥古斯丁装运到罗洽港来,现在我可以放心地去喝一杯了。”

“正如您所言。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布兰科微笑着回应道,“唯一令烦恼的恐怕就是下一季(5-6月易)的棉花收购行动会成为一场战争。每个都准备好了现金和货物,就等着4月下旬西的棉花收获季了。”

“谁说不是呢,对于没有足够的棉花种植园的商们来说,那会是一场惨烈的战争。每个参与其中的都需要足够的金钱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