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血劫至(2/3)

在秦潼山以西,意义不大。

陈海所需要是诸阀将总数高达六百万、出身寒门的普通将卒以及中低级武将都出来,接受龙骧军、武威军及铁狼军的整编,当然同时要将这些将卒的亲族,迁到蓟阳、历川、京畿等地安置,让他们知道太微山、秦潼山两道防线之后,就是他们的血亲之,他们除非战死、退无可退。

除了宗阀子弟外,这六百万锐将卒及中低级武将,才是燕州族的华所在。此外蓟阳、历川、京畿经历大流损失太多,需要迁两三千万的,才更有效保证物资的供应——后续西北域的御魔大军,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进来。

签立城下之盟后,诸阀派出的主将,除了凑足三百愿意留在西北域御魔第一线的子弟给陈海统率之外,其他编军中为将的宗阀子弟,则陆续横跨秦潼山,返回故郡,普通将卒及中低级武将,则分批进卧龙城、横山城、潼城,接受龙骧军、武威军、铁狼军的整编。

粮食补给,也都集中到这三城。

比起辽阳、渔阳、南湘、河济等郡的宗阀,容、熊、赵、樊、屠、周等六阀子弟,都迁到蓟阳、雁原,他们跟天水郡、秦川岭的吴氏、华氏等族一样,他们都不需要等到秦潼岭防线被突了,只要太微山往东延伸到榆城岭、斩马岭的防线失守,他们的宗族就会最先面临灭顶之灾。

形势于他们而言,更没有选择。

陈海对屠、容等六阀单独开出的条件,六阀族都必须迁原,屠缺、容衍等可以继续新朝担任大臣,居中协调御魔战事。

凉雍、河西、天水、秦川、蓟阳、历川,都要推行均田分封策,激励寒门及宗族庶支子弟参加御魔战事之外,陈海还要河西将太微山两翼的微江大裂谷、卧龙岭,要凉雍将天狼山天鹰谷以及斩马岭等,让出来,让所有愿意南迁避祸的蛮族迁进来,准备一起抵御血魔。

而天机学宫及诸多天机战械的筹造工场,需要继续扩大规模。

超级膛弩、炎重锋箭等等天机战械秘图,不仅对参加西北域战场的宗阀公开,对东部、东北部、南部的宗阀也全部公开,甚至将天机学宫这些年所培养出来的匠师,都分派到各郡去。

陈海没有再回燕京,董宁传信过来,无论是藏羌国还是西羌国,虽然都已经见到每天有成百上千血魔闯燕州,但他们并不认为大劫真会发到彻底无法控制的地方,其国内争议得非常的激烈,有想撤,但有想组织兵马,就地防御。

西羌国距离铁流岭一万两千余里,藏羌国更为遥远,锐军队,或许只需要两三个月就能撤河西,但两三千万老弱孺,想要撤河西,这简直就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

可能在路途中就要死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也难怪西羌国、藏羌国会怀疑撤离的意义。

另外就算这两国两三千万老弱孺不计伤亡的东撤,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久,要是这个过程中,绝军没能将黑山裂谷堵住,绝大多数的民众还都被东撤途中,就被血魔大军追上,那东撤还有什么意义?

而依当前黑山裂谷的扩大趋势,仅靠绝军是没有可能将血魔镇压住一年的,陈海需要亲自率一部锐西进,到黑山将血魔镇压住,保留两国军民悉数东撤,成为抵御血魔的后备力量,而不是成为血魔的食。

陈海辞去太尉一职,由姚出云担任,黄培义、容衍担任左右丞,黄歧玮、谢觉源决意率弟子填军中,分别出任铁狼军、武威军监使军,负责协助董氏、苗氏,防御将是西北域最为血腥的两段防线。

除了阎渊率龙骧军第一镇师守榆城岭防线,乐毅率龙骧军第四镇师守斩马岭防线,赵无泰、樊春等分别在阎渊、乐毅他们帐前出任副将。

此外,廖云崖率龙骧军新编第五镇师,与吴澄率天水郡兵新编的第六镇师,分别进河西、凉雍郡,部署第二道防线,姚文瑾、黄双率龙骧军第二、第三镇师驻守秦潼山,以及董畴接任中郎将的归宁军第一、第二、第三镇师在燕山、青龙峪,部署第三道防线……

葛玄乔、屠缺等天机学宫担任大祭酒,负责为西北域战场源源不断的培养寒门子弟;而名不见经传、修为才勉强踏明窍境的郭泓判,出任九卿之一的将作监丞,负责继续扩大聚泉湖淬金铁料的治炼规模,协调墨甲司及诸阀战械工场的生产。

在元月底,将诸多事务部署妥当之后,陈海除了集结诸阀嫡庶子弟,还从铁崖部、龙骧军、河西征调锐兵马,共凑足三万锐,踏增援黑山的茫茫征途。

为保证西羌、藏羌两国近三千万军民能撤河西,他需要在黑山将血魔镇压住一年,这次踏征途,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去。

然而,除了苍遗、鹤真外,吴蒙、周钧、韩文当、齐寒江、苏原、周景元、沈坤、冉虎、苗子晋、屠子骥、吴景林、屠重锦,皆随陈海踏茫茫征途。

而在他们之前,陈烈、陈隽等,已经先一步率大批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