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新年新房(3/4)

什么呢?”胡文海这样反问道。

而王以纯并没有打哑谜,脆直接的说道:“至少现在。我的心愿是绣城能够拿下特区的名额。”

果不其然,胡文海暗自点,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王以纯大年三十的早上跑过来,果然是冲着特区名额来的。

“王市长就这么肯定。中央能批准特区的要求?这可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整个东北经济的大问题。”

王以纯摇:“我不是对中央有把握,我是对胡总你有把握。”

他转过身,看向胡文海,似笑着长叹道:“这两年来。我还没有看到过,胡总你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

“王市长对我的信心很足。”胡文海点,不过随即又摇道:“不过特区这件事,我对王市长和绣城的信心,却不是太多。绣城的优势抛开我个因素,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而对于我来说,不论三座城市谁能拿到特区的名额,总归我是不会吃亏的。”

“但绣城最大的优势,不正是有着胡总你吗?”王以纯的问题一针见血:“在相同的条件下,胡总会选择支持绣城。这就足够了。”

“相同的条件……”胡文海苦笑点,王以纯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绣城是他的家乡,如果各方面条件相同,他必然肯定会支持绣城:“那么,王市长能拿出什么条件来呢?目前开放的几个特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土川不用说,和香江隔海相望。厦门、汕,对宝岛的资金吸引力得天独厚。海/南的地理位置特殊,孤悬海外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实验。绣城呢?你觉得中央如果把特区划给绣城,会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

王以纯皱起眉来。想了半晌,还是没有眉目。他这才发现,原来脱开了胡文海的影响力,不用说渤海省沿海三市哪个能拿到特区。甚至渤海省凭什么能够拿到特区都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

是啊,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渤海省沿海三市有什么成为特区的优势?凭港,渤海省这边只有大港是不冻港,地理条件远不如大沽和冀省,更不用说鲁省的港地理位置只会更好。

除此之外。既然是特区,当然首要任务就是招商引资。从渤海省来说,它有什么优势吸引到外国或者地区投资?在国际贸易上有什么天然优势?

没有,渤海省除了顶了一个共和国长子的衔,并没有比其他省市长得更帅。

想到这里,王以纯不由感到一阵沮丧:“胡总说得对,我找不到这样做的原因。那么胡总觉得呢,你既然请中央在渤海省设置特区,总有一些想法吧?”

“对,我有一些想法。”胡文海点

“不知道王市长发现没有,咱们中国,有的时候特别喜欢把答案写在最显眼的地方,但很多就是视而不见。渤海省现在看,似乎没有什么优势。但省里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开始着手清理渤海省的官场。渤海省如果说有什么优势,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喊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号,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思想……”

王以纯嘴里念叨着这句号,往里还真的没有太过细想,似乎就是开会的时候跟着喊一喊,平里文件上写一写。但是如今再把这四个字捡起来,突然间竟然越咀嚼越有味道。

说谎话说了一万遍,就变成了真话。有时候胡文海也有点哭笑不得,这话放到中国,放在仲宣部的手上,就变成了真理重复一万遍,们就视而不见了,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特殊能力了吧?

很多们喊的腻歪了的号,其实细究起来,真的都是真理所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这个号谁都会喊。但是喊的时候,又有多少走了心,而不是走了膀胱呢?

“解放思想,不在计划经济这一棵树上吊死。现在的况已经很明显,计划经济的红利区已经过去了。整风只能一时管用,过不了多久肯定官僚主义还会回来。不改变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早晚还是个死。国企如果不能重新振作,引进优秀的管理技术,到最后恐怕就要便宜了一群钱权易的。国企改革,需要解放工的思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放整个社会的思想,政府体制改革,需要解放领导部们的思想。思想改变了,我们才能走一条新的道路。”

王以纯嘴里默默念叨着,一边皱着眉、一边目光越来越亮,他像是沙漠里快要渴死的一样,抓住胡文海说道:“胡总能不能详细说说,这个思想究竟要如何解放?嘿,总感觉好像摸到了边,但就是差了那么一点。”

胡文海看了他一眼,王以纯做了这么多年的政府工作,给他一个方向,肯定会有所领悟。厚积薄发,只差临门一脚,也不是多么怪的事

“那我就稍微说一点,给王市长做个借鉴。比如说政府工作职能,一旦计划经济体制取消,政府对社会的掌控能力肯定会大幅减弱。到时候再用计划经济管制社会的思路指导工作,就会做出各种不顾现实需求有问题就一刀切的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