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好日子(2/4)
不利。
这些实习生已经实现了很多大陆中国的梦想——出国,而在看到美国的繁荣先进之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来,就成了让
无法抗拒的诱惑。
而中国工的素质和工作态度,在摩托罗拉看来也相当不错。哪怕是单纯为了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中国实习生也比使用美国工
要更加划算,这还没算中国
没有工会和不需要很多福利以及缴税。
虽然赔付工作协议违约金是个麻烦,正常况下来说,这会让中国工
变的几乎没有竞争优势。但放到争取异株湖公司
份这件事上,那还真是一部妙棋。和上百亿的收购费用来说,协议违约金根本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随着第二天实习生们下工,整个宿舍楼里都弥漫着一诡异的气氛。
摩托罗拉这样大规模的约谈工,当然瞒不过带队的陆应龙。在得到消息之后,他急急忙忙的找到了胡文海。
“胡总,麻烦大了!”
陆应龙几乎是铁青着脸,就连陆欣和陆嘉都被他差点吓了一跳。
“摩托罗拉打算撬我们墙角。很多工都被他们面谈了。我看不少
暗地里说不定都会动心,这样一来……”
“哦?动作挺快啊。”胡文海毫不惊讶,反而是笑了起来。
“胡总,这时候你还笑得出来!”陆应龙可是真的焦烂额了。对这个实习生队伍最上心的就是他了。这要是有任何一个
真的被摩托罗拉给拉走了,他都要心疼的睡不着觉。
胡文海忍住笑意,向着陆应龙连忙道歉。自己这个岳父毕竟是为了公司心,他这么表现的没心没肺,确实不妥。
“快想想办法吧。我已经让实习生里一些老去给年轻
做思想工作了。这样能让
心安稳一些,但也是治标不治本!究竟怎么办,胡总要不然你出面讲两句,说说以后咱们自己的晶圆厂建起来之后的好处,这时候可不能太小气了!”
胡文海想了想,心里还真是有些纠结。这摩托罗拉不愧是老牌子跨国企业资本家,商业手段用的也是够溜。
他并不是什么能掐会算的黄大仙,之前当然想不到摩托罗拉会从实习生身上找到这么巧妙的突。威廉姆斯看
看事确实准确,相比起异株湖公司和水锂电来说,在胡文海心里晶圆厂是优先级更高的项目。
如果是正常的有心算无心。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不想让晶圆厂项目夭折,那就只有低价出售异株湖公司份了。
那么要怎么处理目前的困局?从胡文海内心来说,当然是等着看谁会动摇,到时候摩托罗拉水锂电投资失败,哭着喊着看这些的笑话就是。
可问题是,转过想想,动摇的
可恨不可恨?可恨,胡文海给他们出国培训的机会,为了这个培训他付出了多少代价。以超低价供应异株湖公司金龙电池。新科公司去年出
金龙电池不过才五亿美元的利润,异株湖公司代理销售的利润却高达二十亿,原因不就是摩托罗拉提供了晶圆厂的培训机会吗?
但可恨的多了,八十年代公派留学生回国的有多少?出国或者移民对中国
的吸引力有多大?看看葛优的《大撒把》就知道了。再看看《北京
在纽约》,有机会、有门路的都在想尽办法往美国跑。
八十年代,就是全民“美分”的时代。社会大气候如此,个价值导向被影响并不怪。同样一些
,俞敏洪当年也想往美国跑,但没跑成。三十年后。《中国合伙
》不还是在为自己是个中国
而自豪?
“这事儿我就不出面了。”胡文海出乎陆应龙的意料,竟然否决了拉拢的提议:“我相信陆叔叔的能力,送您八个字——”
“惩前毖后,治病救。”
陆应龙嘴里念了两遍,心里莫名的安顿了下来。胡文海并没有自阵脚,正相反,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实习生们的态度,更是他对整件事
的态度。
既然要“治病救”,那就是有信心笑到最后,否则自己都救不了,何况“救
”呢?
陆应龙吸一
气,点
道:“行,我知道怎么做了!”
事往往就是这样,做领导的自己不慌,下面
做事自然有底气。否则陆应龙对要走的实习生,先天心理上矮了一节,
家要去投奔“自由民主”的美国,你拦着算怎么个事
?你要不要给
家的
生负责?以后埋怨你一辈子信不信?
但既然胡文海有了这么一个方针,陆应龙就有底气去与实习生们讲事实摆道理。没有胡总,你有这样的条件吗?加上违约赔偿金你有什么比美国更高的竞争力?美国
要你过去不是冲你本身去的,而是要拿你做筹码,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
这批实习生都是国内千挑万选出来的,思想政治合格是基本条件。虽然这年连和俞强声都靠不住,但政审在概率上还是有意义的。不说一个不跑,陆应龙有信心,起码美国
肯定不能把大部队拉走就是了。
说起来,俞强声可真没几天就要跑路了,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