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万岁(2/4)

具体建造方式是无所谓的。造船这个技术,早就已经进化成了搭积木一样的工作,只要把积木搭起来,并且风吹不倒、水冲不倒、推不倒,那就算是齐活。

在这方面,只要能通过船级社的验收和测试,监理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的。

但另一方面,这些外国船东派来的外国监理,却没有为中国保密的义务。

就像后世中兴将自己和朝鲜易的流程文件竟然开放给公司内的洋大雇员看,结果家随手就举报给了fb,中兴分分钟登上了美国的制裁名单不说,那份文件还挂在了美国商务部的网站上鞭尸……

体制问题也好,中兴自己作死也罢,除了国内这一等洋大的软骨病,也是中国公司对洋雇员实在没有什么有效的处理手段。家举报完中兴,拍拍回国,换个公司继续赚大钱去了。

而国际船东们的监理,中船就更是没有约束他们的任何办法。巨型总段造船法。不仅是中船的在看,可以说全世界的造船业都在万众瞩目之中。

作为中船当前最亲密的伙伴,更是没道理不近距离观看这个技术是否能够实现。

既希望巨型总段造船法成功,这样中国就能更有力的牵制韩国。而又有些不希望中国成功。担心中国跳出五指山,也有点接受施舍的小弟突然种的五味陈杂。

“激光经纬仪就位!”

“顶升压系统就位!”

“联动总控良好!”

“三维调整机自检完成!”

“总控电脑已经连线!”

胡文海点,看向郭文道:“接下来还得拜托军工方面的专家了,胜败在此一举!”

“胡总放心!”郭文看起来胸有成竹:“对你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可我们造潜艇的。这些工作可没少做过啊!”

“嘿,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郭文扶着栏杆,向着旁边正在等待信号的工程师们点。绣西造船厂的军工方面太过敏感,好在和民船区域相距甚远,这次专门派出了一个小组,帮助民船方面解决工程问题。

“电缆拖车?”

“电缆拖车供电!”

压泵,顶升动力启动!”

“顶升台车电力供应正常!”

郭文竖起大拇指,站在总控台前的工程师按动按钮,巨大的船舶总段开始以每分钟半米的速度行进,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套船舶总段平移的技术。并非是来自本或者其他国家,而是来自中国自己。

大黑鱼的建造技术中,中国早就已经掌握了巨型构件平移的技术。目前这套系统,就是从大黑鱼的车间平移技术扩展而来。

与普通船舶的建造方式不同,水面船舶的建造是在船台进行的,哪怕是航空母舰也一样要露天建造。

但大黑鱼的建造却一开始就是从车间开始的,核潜艇的建造虽然不是使用的巨型总段造船法,但最后有一步工作却和巨型总段造船法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那就是如何将大黑鱼从车间里挪出去,如何把它安放到船坞中。

091核潜艇吨位五千吨,比一艘三万吨散货的一个总段要重的多了。而核潜艇的特殊。更是对搬运过程中的稳定度和确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把搬运核潜艇的技术拿来做散货的总段合拢,那只能说是杀焉用牛刀。

当巨型总段开始靠拢,最终距离逐渐缩小。激光经纬仪开始将自己测到的数据,传输给银河1号拟真机。根据拟真机的计算。将数据传输给三维调整机,三维调整机驱动顶升压系统调整总段姿态……

这里的难点,是在船舶总段下面布置的顶升模块压力必须分布均匀。这其中每一个顶升模块需要出力多少、船舶姿态的控制程度,涉及到的是相当复杂的计算过程。放到二、三十年后,这些计算只要有一台笔记本就能搞定。但是在八十年代,它们实现的基础。则是银河1号巨型机。

经过最后的调整姿态,总段间的剖面逐渐对齐,互相之间的距离也已经减小到了连也挤不进去的程度。

终于,总段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最终船体合二为一,再也难分彼此。

“嚯!”

“成功了!”

“太了,我们成功了!”

“巨型总段造船法万岁!”

“中船万岁!”

“我们成功了!成功了!”

就在那一瞬间,整个船台化成了一片欢呼雀跃的海洋。所有都忘乎所以的在欢呼着、嚎叫着,忘我的去拥抱,去呐喊,去把手上所有的东西都扔出去,仿佛不如此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

就连胡文海自己都有些按捺不住,不经意间就湿润了眼睛,悄然紧紧的握住了双手。他的目光注视着庞然大物似的船体,却发现自己张了张嘴,最后只喊出了一句话——

“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