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3/4)

让海军很是灰土脸了一阵。

到88年314海战,虽说是打赢了而且赢得还挺漂亮,但南海舰队海军力量的薄弱却也露无遗。苏联在金兰湾部署了二十多艘战舰。安南狐假虎威。歼八只有八百公里作战半径,八十年代海战竟然靠舰炮“洗甲板”。

还是那句话,两伊战争是拿着现代化的武器打了一场二战水平的战争,而中国和安南之间则是拿着二战水平里都拿不出手的武器在作战。

这个水平。其实可想而知。若非是急了,也不会有那张著名的坦克上货船的图片了。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在国家战略上八十年代海军就是靠边站,自然是没有什么影响力和话语权。

而国内的造船业又不是海军能手的,这和空军对航空工业的强大影响力话语权又不一样。

中国航空工业常年最大的客户就是空军。国内航空管制脆就是空军代劳的,这样一来航空自然是要受到空军的强烈影响。

胡文海捧了沈飞,给熊猫国产化砸钱,这多半都是能落到空军袋里的。

但是国内的船厂却不是海军能手的,六机部——哦,现在改名叫中船总公司了。国内造船业绝大多数的业务,反而不是海军带来的。

虽说保海军是中船总公司的政治任务,但造船业发展的再好,海军也确实是真的不会有太大的利益在这里。

说了这么多,胡文海心里就是一个念——难!

海军要脸。不愿意从胡文海的碗里抢食,海军军工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它手上有几个军工厂,盈利能力都很堪忧,和陆军、空军没法比。

造船业进步海军拿不到什么直接利益,所以巨型总段造船法搔不到海军的痒处。

要给海军想一个“吃饭”的路子,胡文海一时还真是没有思路。来快钱的话,他倒是记得三哥家里有几处庙可以去挖。但堂堂中国海军,总不能去做盗墓贼吧,怎么说海军也要端着点五大流氓的格不是。

而且海军恐怕对赚快钱也没兴趣,一着到手的钱不禁花。海军出海那就是烧钞票的。挖庙能让舰队开出去几次?

所以说,还得有细水长流的路子适合海军,至少能把舰队的维护费用给赚出来。有些话不能说的太透,历史上一文钱难倒了英雄汉。为了养活舰队,海军也做了点钱没赚多少但是名声坏大了的买卖。

为了不重蹈覆辙,胡文海必须谨慎考虑才行。

“如果可以的话,池秘书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胡文海踌躇:“一时间我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过池秘书你放心,这事儿我应了!我放在心里呢。一定给海军找出一条路子来。”

池秘书面露喜色,猛的点:“有胡总这句话就行,我相信你的能力!首长也相信你的能力!”

胡文海暗自松了一气,他倒不是怕海军不讲理非要他立刻想出个办法来。而是担心升米恩斗米仇,别是海军觉得自己出手是应该应份的。

如今有池秘书这个“承”的态度,他心里也就有了充足的动力。

胡文海与池秘书最后随意的聊了聊,掌握了一些海军目前有意推进的军转民项目,然而可惜没有发现什么他知道的有前途的好项目。

池秘书屡屡拍胸脯保证,只要胡文海记得有心帮海军这个忙就行。不论能不能有一个结果,海军都记得胡总你这个朋友。

就站在渤船舾装码不远处的海边聊了半天,在食堂小灶吃过饭之后,胡文海辞别了池秘书,在渤船厂区又转了两圈。

他离开这段时间里,可以看出渤船的工面貌确实是不同了。

胡文海始终记得他当年从一位职业经理里听来的一句话,“跟工光谈怀不发奖金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企业文化也好,团队培养也好,提高工素质也罢,千万记得谈钱!

一流的工首先要有一流的报酬,有了稳定的生保障之后,工才会跟你讲责任心。

说白了,八十年代中国国企工责任心的普遍缺失,和工作报酬有着直接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工资跑不赢cp。工自然没有了好好工作的动力。

胡文海接手渤船之后,工资虽然还是国家规定的那些,但各种各样的生活补助、计件提成和奖金源源不断,逢年过节还有丰富的福利。

有这些丰厚的物质基础打底。推行起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自然是事半功倍。

到了1985年的九月份,渤船经过紧锣密鼓的技改和扩大生产,已经具备了同时开工三艘船九到十五个巨型总段的能力。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胡文海是看不上重工业那漫长的生产周期和薄弱的盈利能力的。他手渤船不是为了造船,而是为了推广巨型总段造船法。

渤船是个样本。是给国内船企如何改造自己适应巨型总段造船法而打造的样本。

正是如此,胡文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