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赤子之心(1/2)

“报告首长,16军侦察连一排执行任务完毕,请求归队!”

衡建云的一排虽然此时身上带伤,但是每个却都挺直了腰,昂首挺胸的列队在军营的场上。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前指这次的高级军官几乎倾巢而出,都想看看这个完成了几乎不可能任务的部队。

敌境五十公里——虽然直线距离只有三十多公里,但爬过山的都知道,望山跑死马。衡建云这次潜任务,真正的步行里程绝对超过了五十公里。

而两天一夜完成越野近百公里的成绩,这在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值得注目的成绩了。

但是今天所有关注的焦点都不在这里,百公里战火中往返让敬佩,可更多的是对让他们能够安然回到这里的迹感兴趣。

张将军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和身上凝视而过,郑重的敬了一个军礼,中气十足的说道:“允许归队,欢迎回家!”

“是!一排全体都有,向右转,跑步走!”

随着他们的归队,16军侦察连的所有战士都挺起了胸膛。战友的荣誉,他们也是与有荣焉。

“同志们,多的话也不急在一时,我就不说了。”张将军站在一连的队伍前面,看着一幅幅充满硝烟的脸庞,感慨的说道:“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国家,代表部队,代表我自己,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同志们辛苦了!”

“为民服务!”

……

一排的战士虽说是各个带伤,但却迹的竟然没有真的落下会影响以后生活的残疾。说起来这还要多亏了是夜晚遭遇战,否则换成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他们这点恐怕一个连的安南都抵挡不住。

可也正是如此,对支撑他们创造了这个迹的系统,中国军自己充满了好和惊喜。

这就好像在没有电视机之前,不看电视也无所谓。但如果生活里多了一部电视机,突然它就是生活必需品了。

又或者是生活中多了一部电脑,多了一条互联网接,甚至是多了一部智能手机……

尝试过网络化指挥的指挥员。哪怕只是非常原始的系统,可仍然让不可自拔。

“这是我们将无机执行任务的画面录下来的效果,各位领导可以看一下。”

胡文海亲自将一卷录像带塞进了录像机,接着电视画面一跳。无机黑白色的视野出现在众的面前。

在座的不仅有张将军等一前指的领导,还有14军和第一军的许多将领。14军是马上就要撤离的部队了,接下来就要把防区给第一军,这支部队从79年开始到85年,几乎打满了对安南自卫还击战的全部重要战役。堪称是此时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军队。

而第一军不用说,从番号上就能看得出来,妥妥主力中的主力。但也正因为是主力,所以始终不能轻举妄动,到了85年初才到老山战。

这两支部队一个赛一个的骄傲,若论起打仗来当然是谁也不服谁。可如今两支军队的高层指挥官,全都端着马扎蹲在电视机前仔细的研究着。

“小胡同志,这就是红外线灯的效果?”

“对,使用红外线大灯在夜晚的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眼无法看到这种光。隐蔽的效果非常好。”胡文海点又摇道:“不过我们的红外线灯只在起降时候有用,在天空中红外线灯对地面的识别效果就不好了。若想夜晚在天空中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还得在微光增强技术上多下功夫。”

胡文海正说着,电视里的无机就已经升上了天空,然后也不回的向着一个方向飞了过去。

紧接着对地面的观察方式就切换成了热成像夜视仪的效果,然而胡文海这种东拼西凑的民品质量确实堪忧,最大的问题就是解析度很低。

热成像是物体热辐的一种接收显像方式,而夜视仪则是采用的微光增强技术,这两者结合才能够在夜晚取得比较清晰而有辨识意义的图像。

在电视里,倒也能够看到地面大致的廓和各种热源。然而因为解析度不足。想要辨识具体的热源身份却是很难。

电视上模糊的成像效果让不少都暗自摇,这样的解析度条件下要怎么识别衡建云他们和安南的队伍?

不过很快,他们的疑问就有了答案。只见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停闪烁的红外信号,紧接着原本搜索飞行的无机。就开始围绕着这个信号进行盘旋。

“哦,这就是那个什么红外频闪灯了吧?”张将军是从始到终都听到了胡文海和衡建云的对话,对后来立了大功的红外频闪灯非常关注。

“对。”胡文海招了招手,白石连忙递上来一个长方形手电一样的东西:“这就是红外频闪灯,它能以一定频率发红外闪烁信号,除了一个led灯以外。原理非常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