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2/3)

林延道:“吾会先想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家?是老师?是同窗?”

郭正域闻言略有所思。

林延道:“当然这是取巧,吾品正直,处事能心安,吾能知之,但外不知怎么办?那吾当先事亲,只要外看吾事父母孝,待兄弟悌,于子慈,则外看来则知吾修身有成!”

“同样外不知我齐家如何?那吾当如何?吾当报效于朝廷,善待于乡邻,待到衣锦还乡之时,就是光宗耀祖!家不和不能万事兴,如此就是外眼底的齐家了。”

郭正域油然道:“学生明白了!恩师所言就是修身之事放在齐家来办,齐家之事放在治国来办!”

“而在治国之事,就在要在天下来办!我辈动则言变法之利,但别觉得你危言耸听,要有异心,要谋权,要营私!在他们眼底你就是王安石,是大臣,他们是司马光,是大忠臣!以家国视家国之事当然是鼠目寸光。”

林延点点道:“正是如此。当年张江陵离京时有言,我大明的弊病在于吏治,在于宗室,在于边患。他指出来了,为何没有去思变?他之后,却为何亡政息?”

“我们可以回过来看,当年汉武帝为何要罢百家而尊儒,因为匈有南侵之意,百越窥视在侧,他要行以王霸之道,建万世之功!”

说到这里,蓬莱阁下,大卷来,横扫礁石。滔滔之声和着林延的字字铿锵,回在蓬莱阁内。

林延一手负手,一手指着眼前道:“当你站到家国之地来看,吏治宗室边患不知从何下手,但从天下来看时,咱们这吏治之弊,宗室之弊,边患之弊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要治国,必先谋天下!这也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正在林延与郭正域说话之时,阁下有禀告道:“启禀经略,藩台,山东巡抚孙鑛率文武官员求见!”

林延微微讶异,朝南看去但见几十名文武官员恭敬地立在蓬莱阁下!

“哦?山东巡抚不在济南坐镇,来登州作什么?”

郭正域道:“既然学生知道经略要坐船来登州,那么抚台也必是了然。肯定是算准了子,星夜前来。”

林延闻言点点,从一旁武官的手里接过官员手本扫了一眼,然后道:“除了孙鑛,其余等一概不见!”

“诺!”

片刻后,一名五十有许的官员来至蓬莱阁。

孙鑛面貌与他的兄长前吏部尚书孙鑨有几分相似,在朝中也是赫赫有名的直臣。

他在朝中本居左佥都御史,因兄长孙鑨担任吏部尚书后,按规矩兄弟二不能同时在京为官,必须有一引避,所以孙鑛出京为山东巡抚。

孙鑛进阁楼后,郭正域立即起身。对方朝林延见礼后,林延指着郭正域上首的椅子道:“中丞请坐!”

孙鑛称谢后坐下,林延笑道:“本官今初到山东,久仰蓬莱阁美景,登此一观,着实是名不虚传啊!只是当年秦王知道若知海市之景,不过是虚幻,不知会不会后悔听信方士之言。”

孙鑛,郭正域闻言都是附和笑了笑。

郭正域笑着道:“经略若喜欢这蓬莱之景,不妨将行辕设立在此,如此我们山东地方的官员也好时常向经略请教。”

林延点点道:“吾正有此意。”

孙鑛脸色微微一变,然后道:“下官知经略从海上至登州,故而这一次星夜前来,向经略请教倭大计!”

林延道:“中丞兄有心了。”

“不敢当,碧蹄之役后,东师粮不济,兵退四百余里,而山东实处备倭第一线,一旦朝鲜有失,山东必将首当其冲,吾身为山东巡抚不免忧心忡忡啊。”

“以孙某计,当此之时,需以雄兵猛将敌,驱除倭寇于八道之外,使其再也不敢西顾!如此朝鲜方能安定,朝鲜安定自当山东,辽东,闽,浙诸省也可安定。”

林延闻言道:“中丞此言有理,但是敌也要粮充足才是,眼下运输海漕的粮船还未抵至蓬莱,我等必须稍安勿躁。”

孙鑛道:“经略大谋虑周全,此乃下官所不能及的。下官近来从京师听得一则传言,说经略大这一次有议和封贡之意,不知是真是假?”

林延双眼一眯问道:“此乃朝廷大计,吾也要奉圣意而行,不敢专断。中丞的意思是不封贡不议和吗?”

孙鑛道:“正是如此,经略有所不知,倭狡诈,常有背信弃义之事,当年宁波之的教训早就有之。对于这样海外蛮夷,岂能可为本朝藩邦?就算要议和,下官也以为夫御敌之策,当以战守为主,羁縻为次,决不可以羁縻而忘战守。”

郭正域闻言额上渗出了汗,他素知这位巡抚的脾气,那可是刚直不阿,认准了的事十条牛都拉不回的。

哪知林延没有反对,而是道:“此为老成谋国之见!”

孙鑛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