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看法(2/2)

荐过,果真是青年俊才。”

毕自严道:“既是大宗伯已知学生名字,那么大宗伯必然也早知闹漕之事,毕某一路行来见到漕运之积弊是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一次面见大宗伯恳请面禀。”

听到毕自严这话,林延脸上的笑容即敛去了,走到一旁炕上坐下。

翁正春,史继偕二都向毕自严使了个眼色,让他在林延面前谨慎说话。

这时候陈济川内道:“老爷酒席已是备好。”

林延起身道:“席上再细聊。”

走到花厅内间,里面摆着一张八仙桌。

一壶黄酒在温着,桌上备了十几样菜。

菜色不见得多丰盛,也不过是普通的鸭鱼,毕自严心想,对方虽官居二品,但观其酒菜府邸也不过是普通京官的待遇。

林延自是坐了首席,向一旁的陈济川问道:“鲥鱼蒸好了没有?”

陈济川道:“就等老爷上桌端来。”

林延点点向三道:“鲥鱼乃今年陛下万寿时所赐,诸位随我尝个新鲜。”

毕自严当然知道鲥鱼之珍贵,他偶尔也曾尝过,不过天子御赐的鲥鱼却是没有这个机会。听说这是在朝三品以上京官方有的待遇。

如此一道鲥鱼既显得主家重视,也不令觉得过分奢侈。

这时候外面禀告说孙承宗,陶望龄到了,听到这两个名字,三都露出了震撼的色。

一个是万历十四年的榜眼,一个是万历十七年的榜眼,他们都是林延的得意门生。

林延笑道:“就知道这个时辰,他们会来蹭饭,既是如此多加两双筷子。”

毕自严还误以为这二是一并邀来的,听林延这么说,才知道原来是凑巧到的。身为林延的得意门生,当然不要通门,可以随便出林府。

这二一来,翁正春三都是起身,众推让一阵重新排定座次。

座之后,众相谈,林延说得很少,倒是孙承宗,陶望龄侃侃而谈,不时引经据典,发表高论。

毕自严现在才知道什么是英荟萃,林延门下随便两个弟子,即是如此物,更不说还未见面的郭正域,袁宗道,以及近来声名鹊起的袁可立等等。

毕自严心底佩服归佩服,但仍不忘了此来的目的。

聊了一阵,毕自严开向孙承宗,陶望龄问道:“闻之两位高论,毕某实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毕某这一次进京沿途见漕弊重重,于此事不知二位是如何考量的?”

听到漕弊这二,方才高谈阔论的孙承宗,陶望龄都是沉默了,然后不约而同地看了林延一眼,没有他的意思,他们可是不敢在此泄露了半点风。

却见一直甚少说话的林延笑着道:“景会这一次进京,可去过国子监图书馆了?”

毕自严一愕然后道:“回禀大宗伯,学生尚未去过。”

林延笑道:“那可要去见识一二,馆中藏书数万卷,其中不少都是孤本,可以供任何有生员功名以上的读书借阅。若是景会有闲暇倒不如去看看,开卷必然有益!”

听林延这么说,众都是点

陶望龄笑道:“这国子监图书馆是当初恩师向当今国子监祭酒萧良友建议设立,数月以来京中读书无不受益于此,这一次你们来京定要去看一看,对于来年春闱也是有好处的。”

孙承宗道:“事功学派讲究是经史并重,经为本,史为用,用意是为朝廷选拔良器与不器之器。”

毕自严虽觉得林延他们的话很有道理,但为何却屡屡回避漕运的话题,这一次闹漕的事如此严重,难道如林延这样的二品大员都是高高挂起,然后坐视不管吗?这样又如何谈什么事功,又如何谈什么办实务?

毕自严觉得林延有些虚有其名,虽然才华再高,风度再出众,但也不是那个令自己心折并崇拜的林三元了。这一次见面实在令他有些大失所望。

想到这里,毕自严也不再问了,当即闭不说。

在场之都是练达,当然将毕自严的看在眼底。孙承宗,陶望龄二都是笑而不语。

至于林延见此倒是点了点,当即反而主动问道:“景会屡次言漕弊之事,不知漕弊在哪里?对于如何整治又有何高见呢?还请教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