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零五章 约礼约法(1/2)

林延认真将邹元标的信读下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见邹元标在信中又道,当今天下各地灾惨重,游民弃地者甚多,致留者输去者之粮,生者承死者之役。

然而宫中用度极多,今取光禄,明用太仆,信中邹元标劝林延臣就一定要极力规劝天子。

他还言天生民不能自治,立君治之,君不能独治,为相佐之。相者也一之身而社稷朝纲所赖者,必置身于纲常天道之中而后朝廷服万民怀。

在信中邹元标还言,为宰相大臣要听从百姓意见,舆论清议,如此自然而然就可以达到善治了。

林延读了邹元标的信,觉得邹元标作为政治家确实有他远见卓识的地方。

同时林延从信里隐隐看出委婉劝进的意思,邹元标是让自己听从清议舆论来施政,同时尽到规劝天子的责任,如此我们朝野之士就会支持你,将来阁拜宰也不成问题。

林延不知道为何邹元标会突然如此抬举自己,竟然认为自己是宰佐之才。可是因申时行的关系(邹元标弹劾过徐学谟),林延注定不可能与邹元标走得太近。

但他这一番来信,林延必须认真答之,这涉及他将来如何处理与东林党的关系。

林延于是认真思索一番写信答邹元标。

对于邹元标之信的明治,善治,林延答道,自古以来施政,必先明治而后方有善治,从未听闻过君王不修政治,而使得百姓得以善治的。

怼了几句,林延又道,宰者,古礼司宰割之事,乃诸侯掌祭祀之官,而相乃辅佐君王之意。故而先生所言宰相者,乃佐君王以明正天下之礼而治理天下,此言实为正理。

然礼治非一道,自古以来上对下者约法,下对上者约礼。太守牧民,以礼约之不听,则当约法。天子令百官,以礼约之不听,则当约法。

故而要持清议,必先以法,品覆公卿却不可诽谤,裁量执政却不能出位。

林延给邹元标回信之后,不料邹元标再度给他寄信,信中继续与林延辩论。

之后二一直有书信往来,邹元标经林延同意后,将二书信示于东林书院的学生。

而林延也将邹元标的书信,给京中同僚与学生过目。

也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政见在京师,东林两地倒是掀起一场的争论激辩。

二三月之,京里下了一场大雨。

京里的一处酒家里,店家收了酒幡,看来是要歇客停业的样子。

不过酒家里,却有两位客拒着小桌正在对饮。

这二分别是罗大紘,乐新炉,他们都是邹元标的老乡。

一盘盐腌过了水煮笋,一盘米,还有一盘糟鱼就是他们全部下酒菜,他们一面聊天,一面对饮,桌上的菜也是扫了大半。

正说话间,一名戴斗笠披蓑衣的男子走了酒家,看见二即坐了过来。

脱掉斗笠,可见满脸风霜之色,可知此近来一定过了不少苦子,这并非别正是汤显祖。

当年因燕京时报的事,汤显祖避至他乡多年,虽说林延任官后,风声已过,但他却已无心求科举。这几年来靠着林延当年相赠的盘缠,以及同窗好友的接济,汤显祖走遍天南地北饱览世间,而今又回到京师。

见了汤显祖来,罗大紘当即笑着道:“义乃到了,小二,再切只来,另外上盘羊,再烫一壶好酒。”

汤显祖坐下后问道:“为何挑了这偏僻之地?”

乐新炉道:“还不是为了躲避东厂那些鹰犬。”

最后三个字乐新炉压低了声音,这时候小二端来了酒菜,三不谈。

“来,喝酒!”

罗大紘招呼。

汤显祖一杯酒下肚,顿时身子暖了许多继续问道:“近来东厂怎么查到了你身上?”

乐新炉笑了笑。罗大紘冷声道:“还不是乐兄激浊扬清之言,令有些听起来不那么顺耳。”

汤显祖肃然道:“乐兄为民请命,不顾个之安危,汤某心底佩服。”

乐新炉笑道:“义乃兄言重了,我就是这张嘴停不住,其实生除死无大事。”

说完几都是大笑。

吃吃聊聊,与羊瞬间就扫了一大半,吃得极是过瘾。

乐新炉道:“汤兄听闻你这一次从苏州经过,听说了什么吗?”

汤显祖道:“确实,这一次我从苏州来京,得知苏州民怨沸腾,原因正在于申吴县的家亲戚在家里明目张胆抢夺民财,霸占产业,因为此事闹得民怨沸腾。吴县知县周应鳌偏袒申家,结果此案被上控至府衙,幸得苏州推官袁礼卿受理,并得苏州知府石汝重仗义执法,将申时行之舅吴之桢,其家申炳一并押大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