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1/2)

富春江旁,王士听着林延的诗,当即称许道:“好诗,相较作此诗者,某实不过是伤春悲秋之书虫罢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完王士感叹指着富春江道:“吾年少时取杭州赶考,第一次经此富春江睹江山之壮丽,遂怀向子平之志,足迹欲遍五岳,对于度爸要吾工于诗书的话,却置之不理。今想来在旅途中放任行迹,却不如研磨心,砥砺吾学,某实不如宗海。”

林延笑道:“恒叔兄有恒叔兄的游法,吾有吾的游法,不可混为一谈。”

王士摇了摇道:“宗海兄,不必安慰在下,论怀抱经世之志,务致用之学,我不如你,所以论到为官,我一生难及你的项背。这话度爸一直也常常教我。”

说到这里,王士忽然道:“宗海兄论及可与你一谈胸中抱负的者,吾所知的也唯有我的度爸,度爸就是大伯的台州话,这一次回乡,不知可否请宗海兄赏光在台州小住,也给我们王家一个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林延知道王士是请自己去临海见一见他的伯父前漕运,宣大总督王宗沐。

林延想了想道:“多谢恒叔兄好意,只是……只是弟要在年前回到乡里,也罢,最多路程上赶一赶,否则定要多逗留几,向老制台多多请教。”

王士闻言大喜,笑着道:“若是度爸知道我能请到名闻天下的部堂大回乡,不知会多高兴。”

当即二就定了行程,前往台州。

至于徐贞明要返回江西老家,于是就在路途中作别。

却说台州这地方在嘉靖年时倭害极重,戚继光当年率军在此九战九捷才平定倭寇,不过之后仍有小规模的袭扰。

福建,浙江两省倭害真正的平定,还是要到了隆庆开关了以后。

现在王宗沐与王士早都搬到台州府城里居住,至于城关的老宅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回去。古代读书也有一个传统,一般读书只要中举后,都会在所在县城或府城安置一套房子,既是见官方便也为了与同案间时常走动。

当然他们把将搬到府城还有另一个关系,那就是逃避倭害。台州府城乃是浙江防倭第一线,经营了数百年城墙坚固,在防御倭寇中屹立不倒。

了城,王士即派了下往家里通报。

见道路狭隘,林延就下了马车,与弟子们随着城的百姓走在城里老街。

老街的街道是由青色石板路铺就,街面都是湿漉漉的还有些细泥,走上去鞋底发出微微的沙沙声,左右两旁都是木门板的店铺,店铺里的一边端着大碗站着吃面,一边谨慎地打量自己这些刚城来的陌生

林延见此笑了笑心想,比起扬州来,这台州府城倒让他有了一些像是闽地老家的感觉。

王士跟在一旁,作为台州当地的名,陆续有向他见礼。

王士不断笑着拱手回揖,半途遇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当即上前搀着对方叫道:“姆娘。”

对方亦激动地叫出王士的小名。

然后双方说了几句地方话,王士得知这位的丈夫去年得疾去世,笑着突然又落下泪来。

期间也有似王士同案,或者是本地乡绅这样的上来见礼,但他们看见王士落后一步跟在一名年轻身后时,都是见面寒暄了几句,不敢问得太多,即作礼告别,不少还很有眼色的向林延也躬身作礼告别。

林延则微微点了点

不久到了王家家宅,但见这里屋与屋间都是高高的坊墙,街三五步间就能见到一处水井。

王家宅邸四周白墙围砌,门前立着数面高高的牌坊,但见门前一迎了出来,对着林延长揖,然后又对王士一揖。

林延认得对方乃万历十一年进士,现任南京兵部郎中王士琦。

王家除了王宗沐,王士外,王宗沐三个儿子都是甲科出身,都在朝为官,其长子王士崧,次子王士琦都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三子王士昌则是万历十四年进士,也是林延的门生。

所以王家可以称得上一门五进士,若加上王宗沐的高祖宣德年间的进士王稳,那么王家可以称得上一门六进士。

因为弟弟拜在林延门下的关系,王士琦在朝几次时见到林延都格外恭敬,这一次更是持起弟子礼来。

林延问道:“圭叔,怎么在乡?不在南京任职。”

王士琦毕恭毕敬地答道:“回禀先生,在下两个月向朝廷请归乡省亲,吏部已是批了,也因此能遇到先生,实在是荣幸之至。”

林延点点道:“甚幸甚幸。”

王士琦重新行礼道:“家父得知先生前来十分高兴,早已在堂里等候,先生这边请。”

林延道:“岂敢劳制台久候。”

当下林延举步内,但见正堂左右挂着一副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