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3/4)

身边能学到东西。

林延又向徐贞明道:“也请徐先生多培养能够务农事的读书,这务农事不是学如何为政,而是学如何尽地力,这是要从课农学圃中得来的文章。”

徐贞明当即道:“部堂大一语惊醒梦中,在下谢过部堂大。”

徐火勃听了后又赶紧记下林延的话。

也就是林延这一番话,徐贞明下面数就埋首于船上,将自己这几年来屯垦种旱田的心得,写作了一书。

此书也模仿了他前作《潞水客谈》,用船上两个无聊时,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讲农政。

只是地方从潞水换到了微山湖,于是徐贞明将书名为《微湖客谈》。

从此事功之学又分出了一支,不过此乃后话。

运船继续前行,船到了山东地界,林延就不能不去看一个

这个与申时行一样,都是林延仕途上的恩,他就是现任河道漕运总督潘季驯。

提起潘季驯,徐贞明,徐光启二都是肃然起敬,论及事功二字,家才是大明第一呢。

至于王士对于潘季驯也是敬仰已久,二都是浙江的同乡。

但林延此去见潘季驯,却带着惆怅和伤感,这一面很可能是二最后一面了。

自河道衙门与漕运衙门合并后,潘季驯已不坐镇济宁了。他现在正在主持开凿李家河,此事林延记得是潘季驯最后的政绩了。

到了一处渡停泊,众都是下了船。

到了河漕总督衙门临时驻地前,潘季驯坐在轿子里,手持着流域图正在那看着。

他今年已是七十九岁,马上近于八十,眼睛自然不好。所以平看公文都要配着铜质西洋眼镜,这眼镜是申时行所赠。

他为官清廉一贯不收礼物,但这样西洋眼镜倒是十分喜欢,戴上去后勉强可以看清公文了。

这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见天色暗了,潘季驯方才将图纸放了下来,有些不济。

就在这时候轿子停下,下禀告道:“老爷到行辕了。”

潘季驯点点,在下搀扶下轿子了,这时候行辕总督府旗牌官,以及他的心腹师爷来到轿子前参道:“见过制台大。”

潘季驯点点道:“我去视察河工这几,衙门里有什么大事?各地衙门有无紧急公文,还有江南来的漕船过淮了吗?”

潘季驯一气连问三个问题然后大步走向行辕,几边走边作答后,师爷方才了一句话道:“启禀东翁,前礼部左侍郎林延求见。”

潘季驯哦地一声,然后微微笑着道:“林学功来啦!让他到偏厅见我。”

不久潘季驯来至偏厅,而林延看到潘季驯时,他比自己三年前相见时已是更苍老了许多。

“学生见过司空。”

潘季驯朗声大笑,当即拉过林延手,然后从取过一张图纸来道:“你来得正好,替本督参详参详,这是本督新开凿的李家河,一共一百里,比你当年在归德所开的贾鲁河还长三十里。”

“漕运新渠挖成通航后,留城至境山段仍沿用旧渠,避不开黄淤,这新河一开,就避开黄河,而且这大湖既能为运河的水柜,也可为蓄水大河涨水之势。此事一成,潘季驯任河道总督十几年来就没有白作,可以留恩德于后,到时候青史上会如何写潘某的功绩,宗海你来说一说。”

潘季驯说给林延参详,但其实还是洋洋的自夸。

一边自夸一边不忘记看看林延,让他捧一捧。

林延笑了笑,当即道:“这不是早有定论了吗?当年张江陵就曾言过,司空之功不在禹下。”

潘季驯闻言笑了笑道:“那是张江陵的话,他都已经作古了。”

林延知道潘季驯的意思,当即道:“我恩师王弇州曾言,司空之功一世功也,借水攻沙,以水治水则百世功也。”

潘季驯笑了笑道:“诶,王弇州是文坛大家,这治水事功的事,他说得又怎么作数?”

潘季驯故意将事功二字说得重了一点。

林延继续佯作不知,然后道:“这倒是难了,恐怕当今除了元辅也没有第二个可以……”

潘季驯打断林延的话,当即道:“你不要说别了,老夫就问问你的意思,老夫的治水之绩将来青史上会如何评价?”

林延看了潘季驯一眼,当即道:“学生哪里敢说,若是督宪真要学生说,学生斗胆试言,司空治水,堪为国工。”

潘季驯念着‘国工’二字点点,脸上露出了一个如同刚刚喝完醇酒的表

当即潘季驯板起脸道:“宗海,这句话你可要记得,他要写到书里去。”

林延不由笑了笑道:“司空,是否太在意后评价了?”

潘季驯道:“诶,你这话就不对,圣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当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