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读书(1/2)
春去夏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转眼就要
秋。
朱赓与林延
并列庶吉士教习后,朱赓
在礼部办差,故而教习的事,主要还是林延
在办。
庶吉士在翰林院要学习三年,三年后,合格者成为翰林,称为留馆。不合格者授官,称为散馆。
留馆成为翰林不说,就算是散馆也是科道,部郎起步,前程不会差到哪里去。
至于庶吉士三年里在翰林学什么?
就是由教习庶吉士说的算,教习庶吉士,又称领教习士,或者馆师。
身为馆师的林延
,要开授馆课给庶吉士学习,每月都有馆课,每个月还要有馆试。
身为庶吉士不是想反正进了翰林院,无论留馆不留馆都无所谓,这三年内可以好好
一下。
如果这么想,在明太祖朱棣那就完蛋了。
朱棣有一次心血来
,让庶吉士背诵《捕蛇者说》,结果不知是不是朱棣的王霸之气太重,二十八名庶吉士在他面前战战兢兢,竟无一
可以完整背诵。
朱棣大怒之下,将这二十八
全部充军,丢去拉大木。
宣德五年时,就规定庶吉士一二年无所成,可以黜之了。
所以如何评定庶吉士在翰林院里有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权力就掌握在馆师的身上,馆师可以根据平
的馆课成绩,决定庶吉士三年后是留馆还是散馆。
至于林延
教的馆课是什么?
这也有规程,要去内阁看过的。
过去馆课都是随便教,大多数都是教授诗文。
有一次首辅高拱知道了就恨生气,说考前学诗文,考后学诗文,做官前学诗文,做官后学诗文,学来学去一点办事的能力都没有,要什么用?
被高拱这么一骂,馆课后来才重视起经世致用来,改以研究历代奏章,朝廷公文。
而现在馆课到了林延
的手上,就是另一等折磨
的章程,不会让你们有好
子过的……一言概之,每
庶吉士上衙的心
如同上坟。
除了教习庶吉士,林延
这几个月忙着就是搬家。
这也是必须的事,原先老借住在濂浦林家的老宅也是不好。
林延
新买的宅子
手后,翻修后选了个佳
就搬进去住了。
林延
在翰林院教习庶吉士之余,也是
持此事。翻修的事说来与申时行有关,因为申时行是苏州
,苏州的园林甲于天下。
申时行接替张四维成为首辅时又将宅院扩大了一倍,帮忙修葺申府的
是他的门生,工部营缮司的主事徐泰时。
今
去过苏州的
就知道,与拙政园并称的留园,就是由徐泰时一手修建的私家园林。
申时行对于衣食起居向来都是
益求
的,特别是在居所上。申府林延
去过次数不少,就算以一个穿越者而言,那样的园林也是足够震撼。
所以林延
就找了徐泰时修自家的园林,仿着申时行的申宅来修。
此举当然也不纯粹是为了
结领导,因为确实徐泰时修的好,而且品秩高的京官,找工部营缮司修宅可以部分‘走公账’,这是官员们都心照不宣的事。
凭着林延
现在的地位,以及大家与申时行的关系,徐泰时当然乐意帮这个忙,林宅虽说比申宅,武清侯宅小几十倍,在众京官中也是不值一提,但亭台楼阁假山小桥流水鱼池皆有。
徐泰时不愧巧手,将林延
这小宅营造出了江南水乡林园的感觉。
京师里夏
漫长,炎热无雨,待秋光莅临前,又下了好一阵的雨。
林延
每
退衙后,携子与林浅浅就住在小宅里白
避暑,夜晚赏月,有公务时临轩伏案,闲时教子读书,倒也不负了这一园林的景色。
宅院虽小,但也有竹林松涛,鱼池碧绿,生出几分‘山林悦鸟声,
潭空
心’之感来。
有时候林延
会想穿越到明朝来,失去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但又想想后世二环内,有这样一处园子,心底又平衡许多。
宅院里,小延
虽小,但林延
已是开始亲自教他读书认字了。
第一个是教他名字,单名一个用字。
用字,这包含了天下大多数父母的心思,不求大富大贵,位列公卿,但求于家于国,作一个有用的
,如此也就够了。
林延
主要教儿子,握笔持笔,笔正字也就正,这是蒙学时林诚义教给他的道理,如此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到了九月时,有一老友来访。
这
不是别
,正是当年与林延
一起喝茶听戏,写白蛇传的谢肇淛。
谢肇淛在闽中有了不小名气,去年他乡试及第,却没有立即来京赶考,反而今年才决定来京师投奔林延
,然后在此读书求学。
谢肇淛来时秋色正好,看着林延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