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第二更)(1/2)

长凳上一排大臣们焦急地张望的时候,林延与刘虞夔向把守阁门的宫禁递上牙牌,以及一小木牌,这小木牌是他们出文渊阁的凭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小木牌上写着官阶,官职,官衔,差事。

如林延的小木牌上就写着,官阶承务郎,官职翰林院修撰,差事直文渊阁诰敕房。

官阶承务郎,是林延现在从六品散官的官阶,三年考满若是合格可以升授为儒林郎,儒林郎也是散官。不过散官在明朝只是荣衔,所谓荣衔,对于百姓有用,但对官员而言就是用。

至于官衔就是修撰从六品,当然若是林延开坊,也是升官了,升为詹事府的中允,那官衔就是詹事府中允,正六品,但官职还是翰林院修撰不变。

而差事才是重中之重,直文渊阁诰敕房。

直就是侍直,特指在皇宫里当差,而在衙门比如六部当差,则是用署。

一个直字说明林延的差事,当然这差事不是当公公,而是驻大内的文臣。京师里十八衙门,公署都在宫城以外,惟独只有内阁与六科的公署设在紫禁城里

宫禁检查过林延的小木牌后,当下恭敬地道:“原来是两位大,里面请。”

林延与刘虞夔当下从阁门前大摇大摆地走,而一旁等候阁老接见的大小官员们,都是以一副羡慕的目光看着二文渊阁。

第一天正式上班,林延与刘虞夔先至文渊阁向圣铜像上香参拜后,再到三位阁老直房门作揖。

然后属吏带二,去公署报道。

文渊阁东侧,会极门的南侧城墙下有一排庑房,就是内阁东房,也称作诰敕房。

林延站在诰敕房庑房前,左手边是高高的紫禁城南城墙,右手边是文渊阁,背后是制敕房,抬四望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这个办公地点选的着实是很隐蔽啊!

果真不愧是文渊阁,机密重地。

林延刚到,诰敕房的中书舍,便来相见。

中书舍为从七品,原来隶属中书省。

但是朱元璋废掉宰相后,中书省就没了,不过中书舍仍保留。

大明的中书舍与其他朝不同,分中书科舍,直文华殿,直武英殿中书舍,诰敕房舍,制敕房舍

中书科与两殿舍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

只有诰敕房,制敕房舍是对内阁负责的。两房舍名额不定,进士出身可以,举,监生出身也可以,要成为两房舍,必须经内阁任命,而不经吏部铨选。

前面不是说,阁者不置官署,但朝廷设诰敕房,制敕房后,值翰林,两房中书舍就成了内阁署官。

原来内阁大学士是替天子起诏书的,就是一号文秘,但内阁掌权后,将视诏书的文秘活,转给了翰林,舍

有了翰林,舍代劳,内阁就能将重心放在朝政之上,权势进一步扩大。

诰敕房里没有公堂,众就在堂下一一见礼。以林延过目不忘的本事,毫不费力将东房舍一一名字相貌都记在心底。

之后分配值房,在诰敕房五名值翰林一一间庑房,甚至连诰敕房的中书舍,也是拥有单独的庑房。

一间庑房,也是为了保证机密

林延被分配到北起第二间,这间庑房,原本是前一位值翰林张嗣修的,三丈见方,还算是十分宽敞了,而且私密也很好,关上门找个秘书啪啪啪都没问题的。这对于在翰林院检讨厅里一直合署办公,体会着后世白领方格子生活的林延而言,待遇简直好太多了,总算有了一间私办公室。

当然这等诰敕房机密重地,除了掌管档案的典籍,孔目之外,是没有值堂吏的。文渊阁里虽有属吏,不过家是给阁老当差的,不会鸟你这翰林的。

所以一切卫生,资料归档都要自己动手。

林延将庑房的钥匙贴身收好,打了盆水,将公案,椅子,以及一旁的书架都擦了一遍,要看资料都放在一旁。之后才将自己的文房四宝,书籍一一摆,至于官印则是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放好。

林延刚刚直,所以也没什么事,上午就是擦桌椅,空闲时就取了几本书来看。

到了中午饭点,刘虞夔招呼林延去吃饭,林延出门时,虽庑房里没什么重要文件,但他还是将门锁上。

走出房门,刘虞夔,林延与另外三名值翰林余孟麟,王应选,邓以赞相互见礼。

值翰林们,东房与西房的中书舍们,一起去公厨吃饭。

因为文渊阁是机密重地,所以不能见火,饭菜都是烧好后,才端来的。

公厨就建在紫禁城南城墙下,至于阁老们当然是不会与翰林,两房中书一并吃饭的,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灶。

公厨内也是泾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