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内圣外王(1/2)

说起殿试考题。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般与当时时务联系,切乎军国大事。

第一道题,刚柔并用,问的国策,就是让考生从治国之道上论述。

至于第二道,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问的是举贤。

林延在脑中思索,第一道题,谈的比较笼统,但反而发挥的余地会比较少。

至于第二道题则可细致,反而发挥余地比较大。

这样笼统的题目,看来好答,但实际上却很难。

林延突有种不知从何手之感,他一边磨墨一边酝酿思路,数次要下笔,都觉得不妥,又重新搁下笔来。这时候左右考生都已是提笔唰唰地写起,而殿里如林延一般在思考没写的却没有几个。

不妙啊!自己居然是卡文了。

林延不由郁闷,以往都是文思如泉涌的,但这一次殿试自己却是卡文了。林延搁下笔来,对着试卷,努力揣摩,但如此反而是越来越躁。

林延见如此,知不可以再这样下去,否则马上心态就弄崩了。

于是林延起身走到殿外茶房,打了一壶茶水来。

走出殿外一路上是由执事官跟着,不过林延心思都在题目上,一来一回却没有在意。

回到殿内,林延仍是百思不得其解,一点思路也没有。虽说有几个方案,但这么写来是不行的。如此的卷子,平平无,谈不上佳作。要拿状元的文章,必须是如漕弊论那等,文章一出‘笔落惊风雨,策成泣鬼’的地步。

不过写文章,难也就难在这里了,一无所求时,写的一下子就快了,但你要想写得如何如何好的时候,往往就加了无形的枷锁,令自己无法发挥。

林延皱眉想着如何落笔,看到一旁包着的宫饼,然后取了这传说中的红绫饼,在桌上掰开,然后取了一辦沾着茶水来吃。

嗯,这滋味还蛮不错的!

林延不由嘴角一勾,继续拿着饼沾茶水来吃。

申时行负手正在巡视考场,见了这一幕不由笑了笑。

一包饼吃完了,林延还是没有动笔,他此刻心想,考了这么多场八策问,心底也是早已有数了,问治国之策的,若是平平写,不揣摩上意,那肯定是挂,但在场考生都是揣摩上意,写出来的文章,受条条框框约束太多,就很难写得好。

这些林延都知道,可是明知如此,自己却一笔也写不下去。

见着四周之都是奋笔疾书,一副采飞扬的样子,林延此刻也是心道,管什么的那么多,直接写就好了,那要他最后考第几名。

可是林延要如此落笔时,心底犹自是有几分不甘心。

我再想一想,说不定回有别的思路。

于是林延的笔又重新搁下,揉揉了眉心和太阳,双手抱胸,索闭目养起来。

这时满殿贡士都是运笔飞,唯有林延还未动笔,时间就如此一分一秒地过去。

“申阁老,这贡士怎么不写啊?”刑部尚书严清向申时行问道。

申时行笑了笑道:“可能别有良谋吧!你可知他是谁?”

“谁?”

“就是会元林延啊!”

严清听了讶然道:“原来是他。”

然后严清多打量了林延几眼,然后笑对申时行道:“或许有其他之考量吧!”

到了午时之时,不少手脚快的贡生已是写完了第一篇,其余也是写了大半,拿起吃食来在殿里充饥。

而林延仍是一笔未动,只是静静坐着。

顾宪成等士子偶尔抬起看了林延一眼,却见他没有提笔,不由怪。

就在午后的阳光透殿内的一刻,林延双目一睁,脑里已是有了思路,于是立即动笔,飞快地写起。

刚柔并用,那么升华至治国之道,则可用内圣外王来说。

柔乃王者教化之心,泽被百姓之意,刚则为王道,王者变革天下之道。

林延用这一句,将刚柔并用,引至内圣外王来说,否则就离题了。

内圣外王乃儒家大命题,一般来讲何为内圣,内也就是对内,自身,自身符合圣之道,外王即对外,对外使用王道。

内圣外王都与大学上八条目合在一起说。

大学上八条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修身齐家为内圣,而治国平天下为外王。

简单说来,内为体,外为用。

不过儒家一般重内圣,而轻外王,认为自身能符合圣之道,那么对外行了王道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也是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故而宋明的儒生都是重德,而轻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