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六章 大决战(十)(2/3)
尹便能直奔团山。
兵法上、运筹上能做的,他已经做完了。
不久之后,汉中城南门外,又一拨进攻开始,最为猛烈的冲阵排山倒海而来,炮弹飞舞,烟雾遮蔽了天
。
陈亥迎了上去。
咚咚咚——
新时代的
廓,正在敲打
们脑中的大门。
完颜希尹,奋力进攻。
……
团山,战阵当中的完颜宗翰同样看清楚了华夏第七军真正展开进攻时的样子。
庞大的进攻犹如水银泻地,剥开了
真大军的外围,厮杀蔓延,大量的金军士兵在漫山遍野的溃逃——宗翰沉默地观察着这一切,虽然许多的东西他之前就有了猜测,但如此大规模的散兵阵冲锋,他真的是第一次见证。
在华夏军的冲锋面前,结阵而战已经完全失去作用了。面对着数十
朝上千
的战阵冲过来,箭矢的威力被降到最低,而且当对方冲到近处,自己这边也只能组织起队伍进行冲锋——如果想要以逸待劳站在原地,对面几十
扔过来火雷掉
就跑,自己这边要损失一大片。
只能冲锋迎击。
但如果以百
阵冲锋迎击,一次作战之后,这支队伍或许就要失去指挥,未被军阵裹挟的战士在阵型溃散后会尽量找地方躲起来或者选择逃跑,不愿逃散的士兵往往会聚往一团,这样就会变成火雷的靶子,他们往往无法应对华夏军的反扑。这种失去阵型的
真部队甚至不能后退,没有阵型的后退会卷成大规模的溃逃。
这支华夏军并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最基础的差距。在战斗的前期,己方一支支的百
队被抛出去,有的面对仅仅二十余
便被正面杀溃,也有的在迎击冲来的华夏军队伍时又遭遇两侧的进攻,百
队迅速崩溃。
真
并不是没有散兵作战的心理准备,在西南时,他们便已经遭遇了类似的
况。但到得此时,面对华夏军迅猛而高效的小规模冲锋,自己这边已经差了好几个层次。
数十乃至于上百个点的冲锋汇成一片浩
的海
,但宗翰能够看出来,对方出动的不过是数千
的部队。自己这边能够抛出数倍于对方的兵力,但每个点上的应对都不如对方灵活。
他当然没有坐以待毙,巳时二刻,随着外围的作战状况已经开始变得混
,完颜撒八率领两千铁骑从北面浩
冲出,试图扫
整个战场,而华夏军自北面、东北面、西南面各有一支千
预备队汹涌而来,朝
真本阵侵
。
撒八的两千骑兵对华夏军的进攻造成了严重的遏制与打击,尽管附近大量的华夏军部队迅速集结,以火雷、长枪做出还击,但仍旧有数支部队被这骑兵淹没过去,战场上的
换比
近一换一。
在过去这是个可笑的数字,若是在面对武朝甚至面对辽
的战场上,
真两千铁骑许多时候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在面对大规模结阵的步兵时,他们会选择避开,但只要步兵的阵型一
,他们的冲击足以杀溃数万
的军阵。但这一刻,面对着
数分散的华夏军,一换一的
换比,竟然成为了唯一的杀手锏。
午时,骑兵的冲击遭到遏制,完颜撒八率队而回,部分华夏军的队伍犹如剥洋葱一般一层层地撕开了外层的
真部队,
近金兵本阵的八千
核心,厮杀变得更为激烈,一部分华夏军部队暂时止步,又或者开始支援侧面的同伴。
兵锋浩
,一阵一阵的
炸,风中飘着的是死亡的味道,在视野的右侧,华夏军对丘陵上
真
的一个炮兵阵地展开了争夺,一支亲兵队伍领命前去支援,视野前方,黑色的旗帜正逐渐汇集成滔滔的大河,左侧的山间,溃兵的身影一片一片的涌向山岭。宗翰站在他的帅旗下,岿然不动,只偶尔与一旁的韩企先说着话。
“几十
能成阵、分散后能应变……他们如何做到的……”
“听说他们甚至让每一位士兵读书识字……”
“兵法战阵,至此大多无用了……”
从数千年前起,便因为军队各种各样的特
,诞生各种各样的兵法。千万
在战场上的行走难以协调,因此需要以鼓点规划步伐;当无数的战士摆开阵势,一
挤着另一
,即便有
胆怯了想要逃跑,也根本行动不得;少数
能够接受一个命令随后尽量执行,便能成为军官,更多的战士只是被大军裹挟着走罢了,如果能够让数千
朝着一个方向前行而不
,常常都是兵法上的关键。
你上千
行动笨拙,我的行动稍微流畅一些,便能够绕到你的侧面,使你来不及反应,产生混
——只有最具归属感的士兵、亲兵能够脱离战阵而不
、不逃、不偷懒,他们就能成为斥候,很多时候,斥候也决定了战场上的胜负关键。
而华夏军将上万
抛得漫山遍野都是。
他们不需要鼓点,不需要整队,不需要裹挟……过往的兵法,从今往后就没有用了,宗翰知道,他这数十年来积累的一切,在这里已经落了空。
这不是兵法
锋中的胜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