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宝贵的交换生资源(1/2)

“一千多个换生名额?!”

威廉关于换生的事一宣布,就立刻让台下的大学生兴奋不已。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就在半年多以前,大已经走了一批去美国的换生,这批换生让无数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换去的是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

在这之前,大的换生业务只能跟美国的二流大学对位开展,别说哈佛这样的顶尖大学了,就算是准一流大学,都未必看得上大,他们跟华夏大学搞换生,一般就是清华、燕大、复旦这几所学校。

正因为如此,上一批哈佛换生,才成了幸运星一般的存在,不只是大学生羡慕,全国每一所大学的学生都羡慕。

最让羡慕不已的,是像苏映雪这样的学生,甚至会被哈佛挖了墙角,这在其他学生眼中,简直就是飞上枝变凤凰,一步登天了。

有了苏映雪做榜样,大的学生对换生资格的渴望远超其他学院。

原本,大各个专业的高材生,还在期待这哈佛能够第二次与大达成换生合作,好能让自己也有机会前往美国哈佛大学造。

可是,结果却让他们非常失望,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哈佛与大的换生合作,从第一次结束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下文了。

很多对换生感兴趣的学生,主动找到老师、教授甚至学校领导询问,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暂时没有收到任何哈佛方面传来的任何换生意向,大也向哈佛方面主动申请了第二换生合作,但哈佛方面一直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其实,哈佛要是能给大回应还真是有鬼了。

如果不是谢怀儒以“向李牧示好”为理由,力主哈佛和大进行换生合作,再给哈佛十年,他们也未必会跟大达成实际合作。

而包括苏映雪在内的那一波换生,实际况是:到了美国之后,几乎没有能够给哈佛方面留下刻印象,这些大的天子骄子们,在到了哈佛之后,迅速淹没在哈佛成千上万的顶尖学子中间,连一个能冒出来的都没有。

包括苏映雪本也是一样,当时她在哈佛虽然表现出来了一定的天赋、比同期一起去的大学生要强一些,但是跟哈佛本校的那些高材生比起来,可以说是全无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苏映雪在得到哈佛挽留的offer之后,才会格外动心,因为那在她看来,确实是千载难逢的一次好机会,再加上她骨子里对哈佛的崇拜与渴望,注定她根本就无法拒绝。

所以,谢怀儒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把苏映雪留在哈佛之后,便再也不愿意去推动哈佛和大的换生项目,所以大也就再也没能跟哈佛取得哪怕一次正式的涉。

这件事,大的高层自己反省过一段时间,当时大家开会坐在一起,反省是不是这次送出去的学生整体表现太差了?

可是话说回来,哈佛那边对苏映雪不是极为满意吗?不但要把她留在哈佛,还承诺未来保送商学院以及全额奖学金吗?这样的事,据说在换生中间还是第一次发生。

大想不明白,自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他们这么满意的学生,为什么他们还这么冷淡?

后来,一个领导想起一件事,说:“苏映雪,好像是李牧的朋友吧?”

大领导们这才恍然大悟,校长一拍桌子:“怪不得,那这就解释的通了,得了,以后也别跟哈佛那边继续沟通了,纯粹是自讨没趣。”

本以为跟世界顶尖学府的换生合作是昙花一现,但现在,威廉又给大的师生带来了新的期望。

坐在李牧旁边的大校长,在听到这一席话之后,已经兴奋的溢于言表了。

就连李牧自己都微微有些吃惊。

全英国前十的高等学府,一下子向华夏增加一千多个换生名额,这确实是给华夏在校大学生开了一个非常大的换生子。

正常况下,这前十的高等学府,一年跟一个国家之间的换生也就几十的规模,最多也就百来,而且还是跟顶尖大学林立的美国。

一般来说,两所学校之间的换生规模,一般都会控制在十以内,只有顶尖大学与同等水平的大学之间,换生的数量会稍微多一些。

如果是剑桥与哈佛,换生多一些倒也符合双方的实际况,一方面是欧美本来就是一家亲,再一方面,这俩学校不分伯仲,资源上的置换相对公平,而且更容易实现共赢。

不过,华夏的高等学府整体水平确实与英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前提下,英国前十的学校能拿出这么多的换生名额就显得更加难得。

李牧也没想到,温莎家族竟然帮着搞定了这么多的换生名额,能让华夏每年多走出一千多个高材生去英国看一看西方的世界。

这个机会,未必会对这一千多的学术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