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掌机怎么做?(2/3)
越高,代表游戏和程序在执行的时候,需要消耗的资源越多,要知道,s才只有480x272的分辨率啊。
这并不是因为s那个时代没有更好的屏幕,只是因为家为了兼顾成本等要素进行考虑,所以才选择了这样一个分辨率而已。
现在的时代,比另外一条世界线的s登场还要早几年,还是gb的时代,现在想要跑那些程序,强行跑起来,游戏帧数可能也就是个位数而已。
“不过我觉得咱们可以做个样机出来。”王启文说。
“你的邮件我看过,很的设想,高分辨率、无线网、还能搞手机通话——丽华,我们算的成本是多少?”
“八万元,不包括研发成本,仅限硬件部分。也不包括掌机的系统研发和寻求第三方支持的成本。”丽华当然没忘森夏的数据。
“就是这样。”森夏说,“而且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储存设备。”
储存设备。
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未来,一张小小的闪存卡,就能存512gb的内容,这才现在根本是无法想象的——现在的硬盘,大部分都只有这零
的数据呢。
相对应的,在另外一条世界线的s时代,一根4g记忆价格就是九百美元,而能装下一个s游戏的2g记忆
价格则是三百美元美元。
——这价格都比s本体还贵。
而在现在,森夏就算想要搞这种玩意儿……也不可能。
因为没那技术。
“用卡带不行吗?”王启文有些怪,“n64那种。”
“n64可就是因为卡带,所以才没卖好的,几十兆的玩意儿,你还能指望寸点啥?”森夏摇了摇,“掌机游戏的卡带,生产成本应该控制在五美元以下,再高的成本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这边继续有更高的成本,那我宁可暂时先放弃这一块。”
放弃当然是不可能放弃的,但是王启文这边有时候会热血上,需要说点重话,这货才能冷静。
果然,听到森夏的说法之后,王启文也陷了思索。
“这就真没办法了?”
“索尼那边有技术,我们可以用迷你光盘。”
光盘几乎是最好的卡带载体了,制造周期短、价格便宜、而且本身重量很低。
虽说光驱价格不含糊,但是相对于一张卡带相当于两台掌机的其他存储者被,这还是能接受的。
“d不是失败了嘛?”王启文有些怪。
森夏这边一说,王启文就想到了d。
这是索尼在1992年推出的产品。
d盘片确实很小,真正的d盘的直径只有64厘米,但常规的d只能储存140b(数据模式)或160b(音频模式)的内容。
但是cd盘片,当时就可以存储600b以上的内容,前者当然是被淘汰了。
“会有更好的,索尼那边有新的研究,我会试着先看看状况。如果我们用烧录的ro,那价格和容量都是不好说的。”
很简单的例子,在另外一条世界线上,和s同期的nds,就是采用的是老式的ro卡带,但容量只有s游戏的十分之一。
“而且那玩意儿制造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很容易受半导体价格变动影响——更关键是,想要高质量的cg和图片,放都放不进去。”
这才是关键。
森夏扬了扬手上的这个晶屏:“gb的卡带容量,想要全高清填满这块屏幕,你觉得要能放几分钟。”
“呃……”
无法反驳。
s本身,也是采用了类似的设计的。
——ud光盘。
这玩意儿未来作为游戏载体还是不错的,不过索尼想要将其推广到电影业界,就失败了。
所以ud的失败,很大程度是因为便携影碟机方案的产,而不是游戏本身。
光盘是当前最优选择项,连“之一”都不是。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
其实很多游戏厂商都因为半导体价格巨变闹到差点产,所以若是能选光盘,那基本都会选光盘。
除了老任家之外,别不用光盘,往往是因为技术无法实现光驱的微型化,而不是不想。
森夏这边想要搞大容量开发,就肯定是需要光盘。
“对了,你这边要搞开发,你们这边是怎么想的?”
作为合作方,王启文想问问森夏这边。
“我们的方案还是老一套——和机器进行融合。等掌机时代,我们准备尽量扩展到3d时代,到时候就算是进大屏幕,画面也能得到保证。”
3d建模是矢量的,所以只要机能足够就能无限加大分辨率,但2d的画面,基本是像素固定,只能通过值法提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3d游戏都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