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愤怒(2/2)
的哭声和被捂住嘴的尖叫声。透过大门,现场观众看见东瀛兵赶着一群姑娘朝学校的侧门去了。几乎所有
都明白了,这是东瀛
的诡计,他们把魏特琳他们困在前门,假装审查和搜捕中国士兵,而其他
则在大楼里挑选姑娘。
枯叶瑟瑟地作响,凄厉的北风在低声呜咽,被抓走的们发出的凄惨叫声在空中回
。魏特琳忍不住哭了,双手合十,低声念道:“仁慈的上帝啊,你看到了吗?你为什么还不行降下你的愤怒啊?”
银幕前观众的抽泣声响成一片,尤其华裔和中国记者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就连李安控制也不住绪,不禁泪流满面。贾樟柯不想哭,死死咬着嘴唇,但肩膀却不受控制的抖个不停。
魏特琳的话让斯科塞斯想起了二战后思想家们发出的疑问:奥斯维辛以后,怎么还能谈论上帝?他不由想道,南京大屠杀后魏特琳是不是也产生了类似的疑问,上帝在哪儿?
镜切到军政部对面被烧毁的
通部大楼,大楼前有座挖了防空
的小山丘。此时拉贝目瞪
呆地看着防空
,在
躺着许多横七竖八的尸体,尸体上千孔百疮,显然是被机枪扫
而死。约翰-马吉拿着一台16毫米摄影机偷偷的拍摄,旁边的史密斯让他小心一点,要是被东瀛
看到,非杀了他不可。
镜切到距离国际委员会不远的一个池塘,里有几十具尸体,大部分被反绑着双手,其中有些
的脖子上还挂着石块。显然处决后的中国士兵被
军扔进水塘。拉贝看着满池塘的尸体,喃喃地道:“上帝啊,你看看这些一切吧!”
镜摇向天空,
顶碧空万里,太阳
洒着温暖的光,但现场观众却没有感到温暖,只有透骨的寒意。这个镜
仿佛在告诉所有
,在1937年的南京城,上帝或者是不存在的。
镜摇下来,时间回到了1995年的纽约,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张纯如走进编辑苏珊-拉宾娜的办公室。苏珊-拉宾娜看到张纯如,非常高兴地告诉她,普利策奖得主《天堂与大地》的作者麦克杜尔格愿意在张纯如的《钱学森传》出版时写书封推荐。
张纯如听到这个消息像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然后问了问具体况。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严肃地道:“苏珊,如果出版社同意的话,我想自费出一本书,出一本对我的民族来说很重要的书。”
苏珊-拉宾娜有些诧异,不明白张纯如为什么要自费出书:“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不需要你的钱。要么我们认可并出版这本书,要么脆不出版。现在你跟我谈谈这本书吧!”
张纯如简单向苏珊-拉宾娜介绍了南京大屠杀,描述了她在图片展上看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她在国家档案馆和耶鲁大学图书馆收集到的资料。
苏珊-拉宾娜对此非常吃惊:“真不可思议,我从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样庞大而沉重的题材,竟然没有一个学者写过,怎么会这样?”
张纯如苦笑道:“哈珀-柯林斯是专门出版学术著作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连你都没听说过南京大屠杀,更何况普通了。这就是我打算写这本书的原因。”张纯如作了个
呼吸:“最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
都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知道被**屠杀的百万犹太
,却不知道二战期间
军在南京犯下的
行?为什么会这样?但不管怎么样,我都有责任要让世界上所有的
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一切。”
苏珊-拉宾娜微微点道:“确实很怪,为什么这件事从历史书中消失了?是什么原因让它消失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选题,你写一份图书选题计划给我。”
镜切到聚会现场,张纯如穿着漂亮的裙子,跟一群华
愉快的
谈着。丁元向张纯如介绍一位
:“这是汤美如,她是独立制片
,去年制作了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奉天皇之名》,她到南京去采访过幸存者。”
张纯如听到这话,马上问道:“你到南京采访过幸存者,他们的况怎么样?”
本来面带微笑的汤美如听到这话,顿时严肃起来:“我前年8月去的南京,—个历史学家给了我一张采访联系名单。我采访了4位幸存者,他们大多数
都不愿接受采访。他们生活很糟糕,住在平民窟里,甚至没钱买药!”
说到这里,汤美如有些愤怒了:“而那些东瀛老兵住在美丽的房子里,家里陈设着美丽的艺术品和家具,还有花园。他们从东瀛军方得到巨额补助。这些是罪犯,而受害者因他们的罪行还在继续受苦!”
张纯如微微一怔,随即道:“我打算去南京为收集资料,并采访一些大屠杀的幸存者,但我在中国没有认识的,你能帮我吗?”
汤美如马上道:“当然,我想不光是我,很多都愿意在这件事上为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