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几滴风油精救命,共同的敌人(2/3)
待着奇迹的发生。
“哇,升了,升了!”
麻醉医发出惊喜至极的欢呼声。
只见血氧饱和度从3%,升到了94%。
这说明病童的呼吸通道已经打开了一点。李权滴的风油起到了作用。
如果这次抢救成功的话,风油滴喉,用来消肿急救,也许会成为一个经典的治疗案例。
五分钟以后,病童的血氧饱和度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病童脸上吓的绀紫色也慢慢消失了。
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红润。
每一个都是长长的松了一
气。
“院长,没想到风油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今天我算是涨见识了。”张主任在急诊科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用风油
救命的。
以前,他倒是听说过有医学界的奇才,用伟哥急救病成功了。
“现在还只是暂时解除了病童的危险,你们还需要严密观察,如果病有反复、恶化的趋势,立刻做气管切开
管,上呼吸机。我会给病童开一些消肿、下火的中药,你们按医嘱喂病童服药。
况没有稳定前,不能撤掉监护仪。”
李权做了指示。
“好的,我都记住了。”张主任为了儿子的前程,肯定要亲自照看好阳先生的儿子。
李权检查了病童的脉象后,开了一张中药方子。
中药一般都是三剂、五剂、七剂。
他给病童开的是三剂的量。
连服三天,应该就能痊愈。
孩子喜欢吃一些容易上火的东西,然后虚火内盛,导致咽喉肿痛、发炎,这是常有的事。
以前没有白喉的疫苗前,最可怕的就是白喉。
这个病是致命的。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打了这个疫苗,很少再有得白喉。
普通的上火引起咽喉肿痛,三剂中药方足矣。
李权从抢救室内走出时,阳先生夫拉着他的手,连连表示感谢。更是诚恳的向李权道歉。
他们的儿子,经历了一次生死抢救,这才让他们明白李权的医术水平到底高在哪。
远洋医院、省民医院都不愿意收治,委婉的表示很难救,结果被李权用几滴风油
就给救活了。
这种用药水平,当真是神乎其技。
不佩服都不行。
估计,惠尔医院以后将会多出几个铁杆丝。阳先生一家
,不但自己生病了会往惠尔医院跑,身边的亲友生病了,他们也会大力推荐到惠尔医院治疗。
……
一眨眼就是两天时间过去了。
阳先生的儿子服用了李权开的中药后,已经基本痊愈。阳先生夫带着儿子,想要当面感激李权,送上一面锦旗。
结果被李权拒绝了。
因为李权非常忙。
苏菲的病已经全好了,没有留后遗症,她与李权的婚事也是提上了议程。
到现在为止,双方的父母还没碰过面。
按照李权的意思,带着苏菲回一趟老家,见见父母。
然后再把父母接来魔都,与苏菲的父母见个面,商量婚事如何办。
李梳的想法,让父母在魔都跟着自己住。
反正那么大一栋别墅,他与苏菲根本住不过来。父母跟着一起住,还可以热闹点。
到时候他与苏菲生两个宝宝,也就更热闹。
不过他从没想过让父母、苏菲的父母同住一屋。
有句话说得好,母亲与岳母都是妈,千万别住一家。
这要是住在一起啊,很容易发生矛盾。
这个与个修养、
格无关。
母亲与岳母是天生的对,因为她们的利益不同。无论从
感上,还是利益上,肯定都会偏袒自己的儿子或
儿。
这就是天然的矛盾,而且没办法化解。
办公室内,李权把何院助支了出去。
他给父母打电话。
上次给父母买了一台手机,现在想要联系也就方便多了。
电话打过去,很快接通了。
“是狗蛋子吗?”手机那端传来老爹的声音。
别要是敢叫李权狗蛋子,李权保准打
他的脑袋。
父母称呼他的名,他却觉得格外亲切。
农村的孩子没有城里的条件,为了好养活,父母都喜欢给孩子取一个很丑的名字。
比如狗蛋子、狗剩、二丫等等。
“爸,是我!您和妈的身体还好吧?”李权接通电话后,激动的问道。
“好着咧!你出钱修建的别墅现在已经建好了,装修得可漂亮啦。全村就数咱家最气派。我和你妈还在商量着,什么时候给我们带个儿媳回来就更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