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海龙王出世(3/4)

,总结出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钱镠对董昌道:“狙击战这种方法我们只能用一回,黄巢大部队到了恐怕对付不了!”建议将部队拉到八百里躲避锋芒。

八百里是个地名,钱镠告诉路旁的老妇道:“如果后面有问你,临安的兵去哪里了,你就跟他们说:‘临安兵屯驻八百里了’。”

一会儿,黄巢兵到,听了老妇人的话,黄巢一时蒙住了,他不知道“八百里”是地名,心想:“之前,他们几个人我们都对付不了,何况八百里呢?不好!此地不宜久留,要赶紧走!”于是,率兵急急忙忙通过临安。

老妪一句话,吓退黄巢几万大军,看来,这个老妇人,必定是钱镠特意安排的。

坐镇扬州的检校太尉、淮南节度使、渤海郡王高骈,听说黄巢不敢侵犯临安,认为董昌和钱镠很了不起,就将二人召至自己的麾下。后来,高骈又把庐州杨行密的三十六英雄草头班子,转正成为官军,召至自己麾下。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高骈虽然统兵,更是个诗人。过了很久,钱镠见高骈并无讨伐贼人的打算,自己和董昌除了在扬州的勾栏酒肆饮酒听曲,无所事事,得不到重用。

陌上花开,钱镠就劝说董昌,早点回临安。董昌就向高骈请求辞返,高骈表奏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 组八都兵,守杭州

广明元年(880),董昌回到临安,和钱锷立即整编各县兵勇,组建八都兵。

浙东观察使、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趁着朝廷忙于围剿黄巢之机,抢占了越、衢、婺、温、台、明、处江淮七州之地。

实力大增的刘汉宏野心开始极度膨胀,自比汉高祖刘邦。

他的府衙中有有一棵大树,常有乌鸦停在上面鸣叫,刘汉宏认为不祥,命人把这棵大树砍掉,左右的人劝他说“巨木不可伐也,伐了对将军不好!”

刘汉宏不屑一顾,“吾能斩白蛇,何畏一木乎!”真把自己当成刘邦了,狂的一比吊糟。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八月,刘汉宏认为攻取杭州易如反掌,就让他的弟弟刘汉宥与浙东马步军都虞候辛约领兵两万屯于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准备渡江拿下杭州。

董昌闻报,遣都知兵马使钱镠领兵抵御。钱镠趁着雾色,率八都兵偷偷渡过钱塘江,四面纵火,突袭了刘汉宥的营寨。浙东兵死伤惨重,刘汉宥、辛约狼狈逃回越州。

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何肃屯兵诸暨、萧山,而后亲自督军参战。

钱镠率军迎击,与刘汉宏打了一场遭遇战,浙东军大败,何肃、辛约战死。刘汉宏换了身屠夫的衣服,带了把菜刀,假扮屠夫仓皇逃窜,被八都兵追上捉住。

刘汉宏举了举手中的屠刀,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就是一个屠夫,啥也不懂!你们放了我吧。”

八都兵不认识刘汉宏,就把他放了,刘汉宏算是捡了一条命,逃回越州(今绍兴)。

◆ 灭刘汉宏,知杭州

中和四年(884),唐僖宗派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诏命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都不接受诏命,仍继续交战。刘汉宏命朱褒、韩公玫、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今浙江镇海)。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董昌对钱镠道:“你若能取了越州,我就把杭州交给你管理。”

钱镠道:“行啊,越州不取终为后患。”率八都兵出平水,凿山开道五百里,夜袭曹娥埭(今绍兴东南),大败朱褒,浙东将领鲍君福帅众归降。

钱镠屡破浙东军,兵屯丰山,施坚实等人率众投降。

十一月,钱镠攻克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今浙江临海)。

十二月,台州刺史杜雄诱捕刘汉宏,献给钱镠。钱镠派人将刘汉宏押解到董昌那里,听后裁夺。董昌不会对刘汉宏有什么客气可言,立即将其斩于会稽,灭其族。

董昌占据浙东,自称“知浙东军府事”,移镇越州,以钱镠知杭州事,将杭州让于钱镠。

光启三年(887),朝廷封董昌为越州观察使,封钱镠为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钱镠终于名正言顺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 鏖战江南,霸业渐成

不久,浙江西道、淮南道先后发生兵变。

淮南节度使高骈在扬州被部将毕师铎囚禁,淮南大乱

镇海节度使周宝被部属润州牙将刘浩、薛朗驱逐,逃到常州,治下的苏州也被六合镇将徐约攻取。

五月,钱镠派东安都将杜棱、浙江都将阮结、靖江都将成及率兵讨伐薛朗,攻取常州,将镇海节度使周宝接到杭州。钱镠备军礼在郊外亲自迎接,安排周宝在樟亭住下。年底岁末,周宝病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