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五马争槽(3/4)
。”结果,他的四个儿子,两个做了皇上。
◆ 五马争槽
马殷去世前留下一条遗训:王位继承顺位是兄弟相继,兄终弟及。
大部分政权继承方式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有个缺陷就是:“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兄之尊又不如父”,无法将权力继承最大限度的限制在一身上,所以就容易出事。
为确保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承制度有效执行,马殷还在庙堂上放置了一把宝剑,宣布:“谁要是违背我的遗命,就杀死他!”
马殷这条遗训为南楚的内埋下巨大的隐患,面对皇位的巨大诱惑,南楚的马氏“希”字辈兄弟们最终都没能忍住,走上了一条互相残杀的不归路。
马殷病危时,掌握了军政大权的马希声第一时间派遣使者前往宗主国后唐,请求后唐朝廷把马殷的职位传给自己。
后唐不得南楚多点麻烦,自然愿意做这个顺水
,当即任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
按照马殷遗嘱,长子马希振本来应该成为接班的,还没上位就被二弟马希声取而代之了,马希振不想手足相残,只好出家当了道士。
也就是说,马殷临终前立下的规矩,一开始就被马希声给坏了。
“大吉大利,晚上吃。”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朱温的嗜好是吃
,很是羡慕。他继位之后,每天也杀五十只
吃。在衡阳安葬父亲马殷,将要发丧时,还吃了好几盘
,喝下多碗
汤。
前吏部侍郎潘起讥讽道:“从前阮籍居丧时吃蒸小猪,哪一代没有这样的‘贤’哪!”
就是这“贤”马希声,几年前还
掉过南楚最厉害的一个谋臣——高郁。
高郁,扬州,是马殷的军师高参,此
足智多谋,让南楚周边的国家很是忌惮。
后唐庄宗曾对前来进贡的马希范说:“我早就听说马氏会被高郁夺取,现在有你这样的儿子,高郁怎能得逞?”很明显这是在故意挑事。
南平国君高季兴,也多次制造谣言,马殷都不在意。高季兴于是派使者给节度副使马希声送信,声称想通过马希声和高郁结为兄弟,还让使者对马希声说:“高公知道楚国用高郁,大喜,认为灭亡马氏的一定是高郁。”
马希声不知这是南平使的反间计,立即上表弹劾高郁奢侈僭越,通他邦,请求对他马上诛杀,马殷当然不允许。一招不行,那就再使一招,马希声坚请罢黜高郁的兵权,马殷拗不过儿子,只得贬高郁为行军司马。
高郁心里自然不高兴,就对手下的发牢骚道:“我要在西山建屋归老了,马家的狗崽子们现在长大了,能咬
了。”
马希声闻听此言,大为恼火,诬告高郁谋反,没有预先通知老爹就灭了高郁满门及其族党。
马殷得知高郁已死,拊膺大恸,再怎么悲痛,却没动马希声一根汗毛,这就是亲爹,只懂得护犊子。只是可惜了高郁,死了还背了个黑锅。
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任武安节度副使,衡阳王的名号是死后被追封的。只是多吃了两年的,也没什么大作为,就很快挂了。
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同年同月同生的同父异母兄弟,老三马希范继位。
马希范是兄弟当中做楚王时间最长的一个,一共了十六年。虽有一丝功绩,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毁马家城墙,南楚从这时开始由盛转衰。
后晋天福五年(940),溪州土司彭士愁表示一心归顺,马希范与彭士愁,歃血为盟,订定《溪州盟约》。马希范效法其烈祖马援“象浦立柱”的做法,以铜五千斤铸柱,在会溪坪设立溪州铜柱,铭刻“永无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业,皇天后土,山川鬼神,吾之推诚,可以玄鉴”的誓言于其上。
开运四年(947),马希范去世,把烂摊子给了其同母弟马希广。这时中原王朝已经进
后汉时期,南楚接着臣服后汉。
老七马希广的上台让他的兄长老五马希萼大感不爽,你小子目无兄长,敢不按套路出牌,违反老爸兄终弟及的遗命,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你惹到了我,所以我要办你,就算我不出手,也会有收拾你的。”
马希萼的豪言壮语得到胞弟马希崇的大力支持,于是马希萼起兵造反。
结果,马希广被杀,马希萼登上王位。
马希萼因不满当初后汉偏袒马希广(把楚王名号给了马希广没给他),转而向南唐称臣,就这一个看似解气的举动,却不知为马楚的灭亡挖好了坑。
马希萼造反能耐还行,却没啥治国能力,唯一喜好的就是杀戮报复,纵酒荒,继续胡闹。没想到却玩火自焚,引起军心哗变。
后周广顺元年(951),王逵、周行逢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做节度使。
数月后,徐威等将领发动兵变,囚禁马希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