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1 兵部海防衙门】(2/5)

无畏舰是在1880年代末期至1905年期间建造的战舰的统称。

它取代铁甲舰,成为各国海军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纪初被无畏舰所取代。

韦宝觉得铁甲舰太笨重,直接跳到前无畏舰阶段也未曾不可,能省不少额外的开支。

前无畏舰装有作为主炮的重型火炮和一种或以上的轻型武器,外覆强化钢制装甲,配有燃煤蒸汽机。

在1890年代,各国海军开始以英国威严级战列舰作为蓝本建造新型战舰。

德国、本和美国等新兴海军强国以前无畏舰为骨,大力扩充舰队。

面对新兴力量的威胁,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亦以扩充舰队作为回应。

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战舰数量大增,新战舰的外表亦十分相似。

前无畏舰和蒸汽机铁甲舰的区别在于:前无畏舰首尾各安装一座双联装线膛主炮,采用钢制装甲,高舷。

前无畏舰的火力更加强大,装甲更加合理,实际上与铁甲舰的区别也不是很大。

这就是韦宝作为了解历史发展的穿越巨的一大优势。

虽然区别不大,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中,最初从1850年有铁甲舰开始,到前无畏舰阶段,也用了40年时间。

而且,这40年还是各国海军拼命发展的阶段。

现在1625年这个阶段,韦宝在海上的主要对手,顶多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三兄弟,肯定谈不上竞争多激烈,肯定谈不上拼命发展。

所以,韦家庄的造舰计划,都是韦宝一个主导的。

第一艘钢铁战舰要如何造,全凭韦总裁说了算。

前无畏舰时代,从火力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892-1900年,这一时期的战列舰火力通常为2-6门主炮,10-20门左右的副炮,最常见的配置是4门主炮,12-16门副炮,主炮范围在234-413之间,通常是305径,但是更大和更小径的主炮也有。副炮范围在102-203之间,通常是152。

以前无畏舰时代标志战舰“君权”级来讲:装备4门343毫米主炮,10门152毫米副炮,12-16门47毫米或者57毫米速炮,布局是前后各一双联主炮塔,副炮集中在舷侧炮廓内,这基本成为前无畏舰的标准配置。

第二个阶段,1900-1907年,战列舰同时配备一级主炮和二级主炮的时期。

这一个时期,战列舰的主炮径和数量不变,和之前的配置基本相同,但是出现了二级主炮,配置数量为4-12门,径通常在203-274之间,小于主炮径,大于副炮径。

出现二级主炮,主要是考虑到战列舰在对抗巡洋舰主炮速偏低、副炮火力不足的况。

这一时期,以英国德华七世级为开始的战列舰,开始采用了二级主炮,德华七世级采用了4门305主炮和4门234主炮,以及标准配置的152副炮。

其他如:英国纳尔逊级,4门305主炮和10门234二级主炮;法国丹东级战列舰,4门305主炮和12门240二级主炮;俄国的安德烈_佩沃兹万尼,4门305主炮和14门203二级主炮;本的萨摩级战列舰,4门305主炮和12门254主炮;意大利艾琳娜王级,2门305主炮和12门203主炮;奥匈拉德茨基级,4门305主炮和8门240主炮;美国的弗吉尼亚级、康涅狄格级和密西西比级,4门305主炮和8门203主炮。德国没有装备二级主炮的战列舰,而是采用的是加大副炮径的方式做文章,布伦瑞克级和德意志级的副炮采用了170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二级主炮的翻版。

这些登峰造极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无畏舰的出现,也使自己迅速变得过时。

无畏舰为20世纪初各海军强国竞相建造的一类先进的主力战舰的统称。

如果细分,广义的无畏舰还可以分为早期无畏舰、超无畏舰、后德兰型无畏舰、条约型无畏舰、高速无畏舰。

无畏舰的分类来源于英国海军于1906年开始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

它取消了以往战列舰上的二级主炮,仅装备了同一径统一倍径比的主炮,以及少量用于防御轻型军舰的小径副炮,使用高功率蒸汽机做动力,采取统一火控方式进行远距离作战。

该舰是现代战列舰的始祖。

在韦宝看来,能制造全钢铁的铁甲舰,在造舰技术上,就已经能造无畏级战列舰了,所以没有必要再走铁甲舰那一段摸索历程。

无畏舰通常意义上有两种含义,狭义指英国于1906年下水的无畏号战列舰。

广义上,也是较多况下则指各国以“无畏号”为模板设计建造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自海军条约时代起,不再将此后的战列舰看做无畏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