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3 反将一军】(2/5)
察,也大肆斥逐东林党
。
天启三年东林党
主京察,又尽逐齐楚浙党。
宦官魏忠贤得势后,齐楚浙党大多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怂恿魏忠贤残酷镇压东林党
,编造黑名单《点将录》﹑《天鉴录》﹑《同志录》、《雷平录》、《剃裨录》、《蝇蚋录》、《蝗蝻录》﹐合称“东林七录”,兴起党狱,企图将东林党
一网打尽。
在这个大背景下,忽然冒出来的,被天启皇帝朱由校御赐恩赏的韦宝,便成为了‘转会市场’上的标王了,成为了阉党和东林党这两家超级俱乐部争夺的对象。
韦宝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在被皇帝御赐加五品服俸那天开始,每天都在十倍十倍的增长!
倘若不是太年轻,若韦宝是个四五十岁的
,
仕一年就能进
五品以上官阶的话都可以想象。
不过,对于韦宝这么个15岁的
,
仕
一年,升到正五品,已经是骇
听闻,到顶了,再往上,绝无可能,除非立下可以教天下
都信服的功勋差不多。
这种功勋,几乎没有,因为大明的天下太大了!
北方发生的事
,南方感觉不大。
南方发生的事
,北方的感觉,也同样不大。
大家关注的点都不一样。
穷的地方关注温饱,富庶之地关注吏治,关注法治。
真要说关外的建
猖獗,各地流民四起,其实外地
是不关注的,只有当地有切肤之痛的
才格外有体会。
就比如辽东打成了一锅粥,北直隶这边的
也不会有什么大反应,打赢了还好点,大家会谈论一阵,会觉得自豪,要是打输了,也就是朝廷中与辽东战局有关的官员们,还有皇帝会着急一番,至于说老百姓,反正只要不打到北直隶来,不要向大家额外征收苛捐杂税,怎么打都是你们的事
。
“你们两位大
呢?周大
,丁大
?”这种票拟,其他阁臣不重要,首辅次辅签字其实也就够了,顾秉谦客气了一下。
周如磐和丁绍轼也都表示没意见。
“那好,咱们这就呈送大内吧!”顾秉谦笑道,“我和魏大
、黄大
、冯大
都已经签好字了。”
“且慢。”朱延禧抬手道。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一怔,同时皱了皱眉
,不知道朱延禧又搞什么鬼,明明都已经同意了。
事真多!
“怎么着?”顾秉谦有些不耐烦道:“朱大
这是要改主意吗?又不同意陛下为韦宝加官?您是认识这个韦宝,跟这个韦宝有仇,还是上回韦宝在宫里面打
,打了你朱大
的什么亲戚?”
顾秉谦有点急眼了,否则以顾秉谦的儒雅风度,平时即便争执,也不会说这么多。主要觉得东林党这几个大臣现在没事找事,真的是花样愈来愈多了!现在就连陛下
代的事
也敢顶着不办,而且还不是什么大事,对于他们这些一二品大员来说,一个五品官算什么啊?还有,既然要反对,就一直反对啊!何必一会反对,一会答应,一会又反对呢?
“首辅大
不要着急,你误会了,我不是改主意了,而是想在票拟上加点东西!”朱延禧微笑道。
“加点东西、”顾秉谦更诧异了,“加点什么?”
“我与周大
和丁大
商量过了,觉得既然陛下如此恩赏韦宝,器重韦宝,一方面是因为对东李娘娘感恩,怀念,一方面也是因为韦宝一表
才,又是新科探花郎,最关键的是韦宝才15岁啊,大明朝可没有出过这么年轻的一甲前三,这么年轻就金榜题名了,他
前途无可限量!对于这样的
才,陛下重视,那是应当应分的,陛下重视
才,是我大明朝廷之福!所以,我们都觉得,韦宝将来获得翰林院侍读学士的
衔是迟早的事
,既然是迟早的事
,不如索
现在就加封给韦宝,这样一来,韦宝在仕途上就能走的更顺当。首辅大
,魏大
、黄大
、冯大
,你们几位说呢?”朱延禧很平稳的说了一长串话。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一怔,万万没有想到,朱延禧原来不是要反对给韦宝加官啊?反而是要给韦宝再增加一个翰林院侍读学士的
衔?这
衔可非同小可,甚至比兼任都察院经历司经历和大理寺左寺丞两个位置加起来都大!
他们想,除了六科廊言官是有资格以七品官阶上朝堂的,就连都察院的御史,身为七品,也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就连大理寺左寺丞,正五品,也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整个京师,除了六科廊言官之外,有资格上早朝的只有翰林院的官员!
翰林院
虽然多,但是有资格到翰林院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这个官阶的,屈指可数,那可是陛下的亲近大臣了啊!
这朱延禧、周如磐、丁绍轼三
到底想
什么?东林党想
什么?怎么一下转了这么大的一个弯子啊?从反对,一下子反而要加赏赐更大的官职给韦宝,这到底是为什么?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实在想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