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事不怕细(2/2)
河流差了许多。徐平让庞籍对此做了具体规划,乘着水急运到哪里存到仓里,水量合适立即调集
和船进行转运,沿途和徐平的前线军中,对储粮都有明确统计和计划,尽量杜绝突发
地大量运粮。如此便就避免了陆路运输,从川蜀来的物资都是从水路运来,而且充足。宋军在西北的驻扎其实大多都是位于河边的,但其他三路没有统一计划,往往是在水量足的时候没有运用水利,等到秋冬打仗急需军粮,便广调民夫陆路运输,由此造成的损耗数额惊
。徐平跟韩琦说的还是过于谦虚了,同样
数的军队,其他三路所耗费的物资要在秦凤路的三倍以上。军队的训练,行军打仗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没有技术
才相配合,做事
往往是事倍功半。
行进间,韩琦见每有大的马队或者车队迎面相会,都是主动避到自己的右侧,并行不悖地
会而过,不像其他地方一样让道,不由问徐平:“经略,车队马队
会,各自避到道右
会而过,也是这里定下的规矩吗?倒是跟其他地方不同。”
徐平点
:“这是为了
通便捷。常言道,行路不怕慢,就怕站,你在路上停几次,多少时间便白
费了。这样
会而过,只是大家都稍慢一些,不至于停下来,自然就比平常快速许多。至于避到道右,只是为了骑马和赶车的
喝斥牲畜方便罢了。”
这个年代也是有
通规则的,比如川蜀北上的道路,便就把
通规则刻在石碑上,立在大道边。不过这个年代的规则,是以民避官、官民避军为主,并不讲左行右行。徐平定下走在道路右侧,只是他前世带来的习惯,实际这个年代以左为尊,左行才是合理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