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雅俗共赏(1/2)
其实何止是他们,徐平当年对
趾的战绩如果换成契丹或者党项,封公不在话下,封王也有可能。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但面对的是
趾,就只能落个郡侯。除了对手在朝廷眼中相对不重要,还有一个原因是参战的基本没有禁军,更加没有地位重要的武将。正常的年
,还是要因
成事,没有这些在军事上有话语权的
物参加,同样的战功得到的封赏就大打折扣。
事实就是如此,徐平也无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
给时间。对于徐平来说,年未过三旬,实际上仕途才刚刚开始。只不过他起跑的时候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就离着终点太近了而已。只要再过几年,把那批老
熬下去,他就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
物。
那些齐鲁豪杰大多不事科举,西北战事起来,才是他们用武的地方。又聊了一会那些东州逸事的近况,嵇颖走了过来。张方平急忙行礼,乖乖站到了舅舅的身后,闭上了嘴。
应天府是前二三十年天下学术的中心之一,嵇颖出身世家,家学渊源,而且跟很多大
物有亲戚故旧的关系。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在后世留名的滕宗谅是他母家的亲戚,新近在宫里得宠的张美
的父亲曾在他家里求学,就是范仲淹本
,未中进士前求学应天府也同样跟嵇家有关。嵇颖本
中进士之后,便就被王曾赏识,多次辟他为通判。
说起家世和际遇,天圣五年进士里嵇颖无
可比,与王素不相上下。不过嵇颖为
刚正,又安于平淡,从不结
权贵,就连徐平升任高位之后,两
的来往都不多。
见过了礼,嵇颖对徐平道:“云行自从
主三司,便事务繁忙,像今天这样的
子,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国事虽重,还是不要忘了
游散心才好。”
徐平一向敬重嵇颖,忙道:“朝中俗务,便如流沙,
陷其中,想出而不得出。只盼有一天这流沙退了,才能真地做个闲散之
。”
嵇颖笑了笑,张方平给几
倒了酒,便就饮了一杯。
放下酒杯,嵇颖道:“最近京城里传唱岭南显灵夫
套曲,词调俱佳,听说是云行让
编辑出来的?自我们登科时相识,一向不知道你还
于此道。”
嵇颖是音乐大家,而且跟柳三变玩俗音乐不同,他研究的是雅乐,对于音色音调及历代音乐典制无不
熟。朝廷重定礼乐制度,他便是主持
之一。听他说起最近的套曲,徐平在行家面前不由汗颜,
中道:“公实与我相知多年,在音乐上我就是一个外行
,你还不知道?那套散曲是由作词的柳三变编排,我只是安了个故事进去而已。”
嵇颖连连点
:“你这个故事安得好!诗三百,最佳处在国风,这套散曲
得国风之遗意。曲词除了娱
耳目,最重要的是教化
心,这套曲悦耳还在其次,难得的是教化!”
教化,徐平更习惯把这称为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实际上意思有相近之处。他把刘小妹的故事编成套曲,确实有宣扬在邕州时的民族政策的用意,为将来西北战事起来时的政策做舆论准备。嵇颖是正统派的音乐家,倒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用意。
不等徐平回答,嵇颖意犹未尽地道:“歌诗以言志,曲子词最早本是言志之作,如李太白《忆秦娥》之类,意境
远,词意俱佳。伪蜀伪唐时君臣耽于安乐,词曲越来越
,但意境一点也无,成为靡靡之音。本朝立国以后,才稍变其风。不过几十字还只是能够吟咏景物,至多一时
绪,故事无从谈起。做成套曲之后,有了篇幅,便就可以讲故事,在娱
耳目的同时,寓教化于其中,与以前的小令慢词之类就不可同
而语了。”
徐平只是笑,诗词的知识他也有,但真跟这些专业
士讲起来,就难免露怯,不如专心听嵇颖讲。套曲一有了故事,便就能够
到
民群众中去,不再是文
雅士的玩物,不再只能在青楼
馆里演唱,从而也就有了生命力,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徐平前一段时间在说话和套曲上用心,正是要借用这些通俗的娱乐形式,把新政之类的观念传播到普能
之中。看来说话并没有引起这些士大夫们的注意,套曲由于雅俗更赏的
质,出现不久就被士大夫关注到了。
“不过,现在套曲只有一个相国寺书会编排新曲,除了一个柳三变,余者都是市井
物。就是柳三变,做的词曲也流于俚俗,登不了大雅之堂,有些可惜了。云行,你有没有想过让朝廷里的衙门来做这些事?教坊司现在只演练些歌舞助兴的曲子,着实是大材小用了。如果他们能够编些套曲出来,就与现在另一番模样。”
见嵇颖对此事如此感兴趣,徐平有些不解:“公实的意思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嵇颖叹了
气道:“现在世间所用词的曲子,多数源自唐中前期。那些曲子其实自有来历,如《秦王
阵曲》,是宣扬唐太宗为秦王时的武功,其他如《梁州词》等等,也多与对外族武功有关。如果将来有一
,西北战起,本朝侥幸有前朝武功,可以仿前朝用套曲演讲战功,也算别开格局。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