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各让一步(1/2)

看看在座的面上都有些尴尬,徐平叹了气:“郑员外,就你家里省吃俭用能够攒下钱来成为乡间大户?就我所见,乡间种田的,大多数都省吃俭用啊,怎么就没有几家成为大户呢?这里好坏临近官道,虽然山多一点,也不算偏僻,要是再向山里走,那里的子过得更苦,连你省吃俭用的子也比不了,怎么好多乡就一家上户也没有呢?”

郑中攀满脸通给,抗声道:“徐官,你可以在乡里打听一番,我郑家祖上三代,都是遵纪守法的良民!我郑家不偷不抢,这些家财,没一文意外之财!”

徐平看着郑中攀,脸上的笑容终于淡去,严肃起来,淡淡地道:“我什么时候说过你贪意外之财了?良民?汜水县里十之八九祖上数代都是良民!除了你家,别家里就都是作犯科的?你当朝廷治下是什么地方!说到现在你还不明白,省吃俭用能够攒下钱财来,就都是你的本事了?没有官府惩治盗贼,没有乡民帮你耕种田地,没有市集让你出卖地里产的货物,你哪里来的家财?山里的比你家还勤苦,怎么他们就富不起来?”

“我家里多少年来,都不曾少了税算,难道还不够吗?”

徐平呼了一气,看着郑中攀,缓缓沉声说道:“你要明白,你家里能够有今天,是朝廷数十年无大事,天下太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要是天下一,你怎么辛苦,也免不了颠沛流离。不管是一个还是一家,不光是要自己勤俭持家,还要看天下大势,个努力终究只是你成功条件的一部分。我跟你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你明白,不要只顾着你自己的小家,还要想着这天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着朝廷做一点事,这要求过份吗?你能够有今天的家产,是朝廷维持了天下太平的局面,你欠了朝廷的。那些穷苦家,所以穷苦,有的是因为鳏寡孤独,有的身有恶疾,只有很少的才是好吃懒做。古云,治理天下要做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他们还过得不好,是朝廷欠了他们的。像是学社,像是修桥铺路,让你们在乡里多负担一些,难道不是应该?天下的大户若都是如你这般不不愿,自然是可以由朝廷来建,所需的钱还是要从你们的身上收上来,那样好不好?钱我过一道手,加在你们的肩上的担子就重一分,这道理浅显得很。我问你,其他钱的大户恨不恨你这种?”

见郑中攀低着,虽然不再说话,但依然是恨恨不平,徐平叹了气:“我明白,从自己里袋里掏钱,便就如用刀子从身上割一般,百般不愿。但是,你要知道,自己拿钱出来,总比官府从你袋里掏要好得多。这样吧,我再立一条规矩,凡是助学和修桥铺路这些善举,以后做了都上报县里,遇到科配和买,数额可以直接冲抵。如何?”

郑中攀猛地抬起来,问道:“官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明白,只是让你们掏钱,总是不不愿,那便让官府一起负担。凡是做了善举的,数额由官府记下来,遇到有科配和买的时候,如果不愿意,便把这钱数扣掉,两相冲抵,不用再承担那些杂捐了。”

周正海正听得烦躁,对折腾个没完的郑中攀满心鄙夷。徐官不过是从这里路过,待一天就走了,不管说什么哄着就是,等到后怎么做难道他还会派回来查看?郑中攀真是个榆木脑袋,连临时变通都不会。突然听到徐平说出这句话来,猛地抬喜道:“官这话说的可是真的?若是如此,为学社建几间学堂算得了什么?”

“我掌一路漕宪,难道还有心在这里跟你们说闲话?”

见徐平的面色不善,周正海吓得心里一跳,忙道:“小的如何敢这样想?官说笑!”

官府的科配和买同样是农村的一项沉重负担,跟其他路比京西路虽然好一点,但遇到官府有茶盐卖不出去的时候,也还是免不了的。而被强行卖下来的这些货物,大多都已经不堪使用,科配的茶腐烂,盐里多泥沙是常见的事,很多时候是白白掏钱。

听到捐出去的钱可以冲抵科配和买,郑中攀的色才和缓下来,不再争辨。

徐平心里叹了一气,果然,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想让这些大户老实掏出钱来,要么就是拿刀着,要么就是要给好处。捐赠抵税是徐平前世的一种做法,在这个年代是不可能的,官府只恨税收不上来,怎么可能让你冲抵?徐平也只是画个饼给这些,官府强行的科配和买本来就是要取消的,用做善举的捐赠冲抵只是安一下心罢了。

如果官方有财力,徐平也不想用这种手段,从乡间的大户手里榨钱出来。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他们身上也没有多大的油水。但乡村的行政成本实在太高,不向大户身上转移,会导致官方不堪重负,费太多力。社会要发展,官府的力必然要向城镇里转移,同样的付出那里会有更多的收获,要讲究效率吗。

但是,让捐赠可以冲抵税款的子徐平不敢开,不然后患无穷。一旦成为制度,必然会出现有钱有势的家,用做善事的名义偷逃税款,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