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组织(1/2)

王学斋看着前边端着饭和走过,不自觉地咽了唾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自家乡遭灾,有多少子没有吃过饱饭了?算来算去,也算不清楚。更不要说油水,那是很多子闻都没闻过了。

雪白的馒,大块的,就是以前没遭灾的时候,一年也吃不上几回。千里流离,是生中最悲惨的一段时光,不仅仅是忍饥挨饿,寒风露宿,还有对家乡的思念。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从京东到京西,从济州到洛阳,这些夜夜里王学斋觉得天一直昏沉沉的,太阳就没有个争眼的时候,整个生命都是一片灰暗。

到了洛阳城外,天突然就晴了,一切都变得鲜亮起来,生命中好像又重新有了色彩。

天将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许,这就是上天让自己重生的机会?这千里的飘泊,就是为了磨练自己,为了以后的辉煌?

王学斋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身上重新又有了力量。

终于到了自己,王学斋看着前面堆成山的雪白馒,旁边大锅里冒着热气的大块大块的猪,肥瘦相间,油脂外溢,从里到外透着软酥滑,不由咽了一水。

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卷着袖子,笑嘻嘻地抓起两个大馒,放到王学斋手里,另一边有舀了两大块,连着汤一起倒进一个大碗里,递给王学斋。

王学斋一只手拿着馒,另一只手端着盛的大碗,看前边还有一个盛粥的,不知要怎么拿,有些手足无措。

汉子笑道:“馒拿给你,是让你在手里感觉一下这热乎劲,你拿过了,放到碗里就好,沾点汤吃更香。都漕官吩咐,让你们吃饱吃好!”

王学斋本能地点了点:“多谢大叔!多谢都漕官!”

“哈,哈,你倒是嘴甜!前边去,前边去,不要挡了后面的!”

王学斋嘴里应着,两只手端着盛和馒的大碗,随着前面的向旁边发粥的地方走去。手里热乎乎的,让感觉格外地温暖。

领了粥,排着队走不多远,前面是一排桌子,后面做着书手,每过来一个,便就高声问道:“姓名?哪州哪县?多少年岁?会读书写字吗?”

到了王学斋,听见问话,急忙答道:“王学斋,济州任城县,今年十八岁,自小随父读书。我们耕读传家,会写字的!”

书手急匆匆地在纸上录了,随手给身后的一个中道:“足五十了!”

拿了纸,一步跨到王学斋身边,随他一起走,中道:“你们前边这五十个,编成一队,自今以后我就是副队。对了,你说自己会读书写字?”

“回官,我们耕读传家,父亲自小便教我读书写字。本来家里说好,我下一次也要应举了,只是不想遭了灾”

队副拍了拍王学斋的肩膀:“天有不测风云,万事向前看,不要放在心上。只要是真有才学,到了这里也还可以应举,怕的什么?对了,你家里还有什么?”

“还有一个老母,已经年迈,因为老弱分开,在另外一边。”

“好,好,等一会你吃饱了,自然会与母亲团聚。还有,告诉你一件事,凡是会读书写字的,吃完饭后全都一起到转运司衙门,会有专考你们。如果考中了,便就做这队里的书手。你是耕读传家,要应举的,想来必定会过的,到时我们合力做事。”

王学斋不知道队副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是随应着。

走不多远,到了一处大棚子下,里面用竹排搭了简单的台子,一众灾民正趴在台子上狼吞虎咽。一个碗大的馒,没几就塞进了肚子里。

每条竹排搭成的桌子上,都立了个木牌,上面写着数家。

队副指着一块写有“洪”的木牌道:“那里是我们‘洪’字队的位置,过去坐下。”

王学斋嘴里应着,随着队副到了那一排桌前,坐在下面也用竹排搭起来的凳子上。

队副拍了拍他的肩膀:“快点吃吧,慢一点,不要噎着。”

王学斋点了点,拿起碗里的馒。上面沾了的汁水,散发出诱的香气。看看周围的都狼吞虎咽,王学斋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时竟不知从哪里下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在王学斋这一排的桌子边不断走来走去,不断对正在吃饭的说着:“不要急,慢慢吃,小心噎着!都漕官说了,要让你们吃饱吃好!”

这个时候,哪里有听他说话,都吃顾埋吃饭吃,全部力都在食物上。

队副拿着字纸,到了那汉子跟前,与他一起看了,最后指了指王学斋。

正是王学斋这一队的队长,与队副一样都是从河南府及临近州县招募来的,粗识几个大字。这些招来后,都经过了一个月以上的培训,徐平还亲自讲过很多课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