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论事不得论人!(2/2)

了摇:“晏学士,我徐平这些年来,什么时候因为别的话就对别有不好的看法?《钱法类书》是我自己主持编的,印了这么多本,也只有欧阳修一个因为发文言词不当,我特意出面找他。他不知道什么原因?”

见晏殊和范仲淹两不说话,都是一雾水的样子,徐平又道:“那一天,我一直告诉他,找他的原因,就是那七个字,‘主其事者,不智也’。”

“哦,这是欧阳修的不是了。”晏殊出了气,可算是知道了怎么回事。徐平虽然官位高,实际处龄也不大,比欧阳修还小几岁呢。一样是年轻,一样也是有锐气的,怎么受得了欧阳修这样说?不要说官位相差这么远,同级也不能这样啊。

范仲淹也露出笑容,终于知道了症结在哪里,也是摇:“是啊,说起来云行也一样是年轻,比欧阳修还要年轻呢,如何受得了他如此信指摘?”

“不,不,不,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说的不是欧阳修品评我不智,这么多年来更加难听的话我也听过不少,什么时候因为这些事争吵了?我徐平为,还不至于那么不堪!因为别说我,就借官势去压!”

晏殊看看范仲淹,再看看徐平,真地是糊涂了,徐平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徐平见这两个是真地不理解自己想法,只好把话说明白:“《钱法类书》是编来什么的?朝中官员,不拘官位高低,只要有了想法,与钱法有关,都可以在上面发文。没有什么对与错,只要把道理说明白,大家议论。本就是各抒已见,让主政者用来参考,博采众长。想法越新越好,哪怕是说梦话,我都不觉得有什么。”

范仲淹道:“云行的意思,欧阳修不当说购物券?而是应该说钱法?”

徐平连连摇:“不是,说购物券极为允当!是欧阳修说事的方法,说事的目的,都有问题!他说购物券,应当如何做,做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弊端,可以朝着哪个方向试,都没有问题,而且极好。但他的文是怎样的?购物券和钱法都提了几句,正要看他有什么意见呢,突然来一句,‘主其事者,不智也’。”

说到这里,徐平的声音高了一些:“一再说,《钱法类书》是谈事的!结果欧阳修的文里对事语焉不详,三言两语带过,那天我问他,他也说不个所以然来。洋洋洒洒几百字,就为了最后那七个字,‘主其事者,不智也’。说他是哗众取宠,都是轻了!在我看来,纯粹就是来捣的!”

“随便品评,圣都不敢这样做,他欧阳修就敢!谈论事,论事不论,讲的作为,论迹不论心,这是原则!了这条原则,事就无法谈论下去。我辛辛苦苦费了无数心力,编那些《钱法类书》,他这样做,太过轻浮!”

徐平看看晏殊和范仲淹两个,沉声说道:“那天我说来说去,就是在那七个字上。如果他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甚至认为我徐平受不得别指摘。那只能说,看轻了我徐平,他也是名不符实!”

说真的,徐平当时是认为欧阳修的重点不对,不把力放在讲述事上,也不用心去思考,而只是图快,只想着评点江山,这样是不好的。但那时候并没有向心里去,对欧阳修说的话并不算重,还是批评教育为主。

没想到事过去,这两天不断有来跟他说当时讲得重了,欧阳修到底是负一时文名的才子,说话要给他留有余地。徐平想来想去,越想越不对。

论事不论,论迹不论心,当时跟欧阳修讲话的时候,徐平心里还没有把一点当成最重要的。今天范仲淹提起,徐平才猛然醒悟。

不对事,正是历史上后来朝政一塌糊涂的重要根源之一。根本不管做的事对不对,品评的结论,都是不智,不仁,不义,小也。谁掌权谁是君子,谁下台谁是小,恨不得把对方斩尽杀绝。顺我者君子党,逆我者小狂,一片混

而把这一作风发扬光大的,正是欧阳修。事过去,没再提也就罢了,这两天不断有来给欧阳修说,徐平真地考虑要给欧阳修一个教训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