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你理解错了(1/2)

徐平吃惊地看着王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他一直认为,王沿会紧抓住新运河与黄河离得太近,洪水时容易淤积说事,自己的心思也全都在这上面准备。却没想到王沿在这方面竟然一字不提,而是说起了沿岸百姓的负担。

就王沿这一个月来的所作所为,惟一跑到乡下去一次,还因为贪吃两只命来,百姓负担他又了解多少,能说出什么来?不是徐平看不起他,就是真地想体察民,王沿又知道要到哪里去体察去?

却不知道王沿自己很清楚,真要说起技术上的事,他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徐平的,那不如就脆避开。百姓苦难,民心所在,天下根本,只要说出道理来,朝中上上下下没有敢等闲视之。不管皇帝还是宰相,私下里可以对这个不在乎,公开场合却没有一个敢对此漠然视之,还要装出一副很热心的样子。

果然,王沿的话一出,所有的视线就一下子都被吸引了过来。

赵祯肃然道:“王副使,此事如何影响沿途百姓,你细细说来。”

王沿捧笏,正色沉声道:“禀陛下,微臣以为,引洛水的河渠不可修,原因有三。”

吕夷简与王曾对视一眼,面色也凝重下来,从放沙盘的桌子微微后退,对王沿颔首:“要开挖运河,为的就是减少民间重役,如果效果适得其反——王沿,你尽管一一说来,说得越明白,说得越详细越好。”

看了赵祯和两位宰相的态度,王沿的心里终于出了气,知道自己赌对了。吸了气,平息了下心,把这些子仔细思考过的说辞,一一说了出来。

“一不可修,洛水里的水量有限。引水离伊洛并流处不足百里,即便是两河并流,洛水比汴河又大到了哪里?其宽其,不过稍稍广于汴河而已。至于半路引的汜水河,一是本来水量就不多,还要留着水道泄洪,所用之水聊胜于无而已。把洛水河里的水引汴河,那么请问,沙镇以下洛水沿岸的百姓怎么办?”

听到这里,王曾重重咳嗽了一声:“嗯,王沿,沙镇离着黄河岸边不过三五里远,大多都是滩涂。他们有的是黄河水用,不用担心洛水没水了会如何。”

王曾去年分司西京,虽然以他的身份不管具体事务,但治下的大致地理还是能够弄清楚。沙镇是河南府与孟州的界处,又是洛水黄河的地方,王曾还是有印象的。做过洛阳的长官,如果任由王沿如此胡说,传出去王曾是会闹笑话的。

徐平听着也想笑,这个王沿是不是就没把洛水走完,连黄河的地方离着沙镇只有几步远都不知道,在朝堂上闹这种笑话。忍笑转对一边愣着发呆的柳植道:“起居,王副使的话都要记下来,条缕分明,一会才好理论分说。”

柳植不好意思地点了点,把王沿的话在黑板上写了下来。

别说,柳植的这一笔字还真是可以,虽然是用习惯了毛笔的,突然间换上笔有些不习惯,稍微调整一下还是写得非常漂亮。

柳植这个小官在殿里显得非常显眼,别身上的官服都是非紫即朱,就他一身青袍。这官有个绰号,叫作“一点青”,说的就是这个尴尬劲。

王沿偷眼看众,赵祯和吕夷简、王曾两面上明显露出了失望之色,其他更是有的带着嗤笑,徐平则是一脸轻松。

王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转身向着王曾捧笏施一礼:“相公教训得是,是王沿说得不明白,让误会了。下官想说的,并不是洛水没了他们没有水用,而是洛水一旦来水少了,他们那些地方还能住吗?”

听了这话,徐平的表一下子凝重起来,王沿的这句话,才是说到点子上了。看来王沿今天还真是心准备了,连话怎么说都经过了仔细编排。

王曾出乎意料:“那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说来听听。”

王沿朗声道:“下官的意是,沙以下,之所以还住着那么多百姓,就是因为有洛河的水冲抵黄河水道。洛河水清,黄河之后便把黄河来水向北顶,所以洛河的地方泥沙不致淤积,甚至在黄河中形成了沙洲来抵挡洛水的水势。如果洛河的水量一旦少了,黄河水道必然南迫,河道中沙洲愈发泥沙沉积变大。这样一来,洛水自然会向南缩,黄河水道成南滚之势。不知下官说的,对也不对?”

王曾沉默了一会,点了点:“不错,确实是有道理。”

见赵祯和一众大臣的面色都变了,王沿心中大大出了一气。不要真当自己是包,好歹也是当了多少年的地方官,见惯多少场面,怎么会说出没脑子的话来?

偷偷看了一眼徐平,见他的面色果然变得凝重起来,心中不由冷笑。

柳植认认真真地把王沿的话记到黑板上,心里却对王沿有些不齿,这哪里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明显是很会说话好不好,连借势都用上了。

吕夷简见局面有点僵,沉声道:“王沿,尽管接着说,不要让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