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司历代条例(1/2)

崇政殿内,听燕肃和张宗象两讲完,赵祯兴致勃勃地问两边的宰执:“这些新东西宫里也有一些,确实方便好用,众卿有没有用过?”

吕夷简道:“臣家里有几盏邕州来的灯,确实好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只是用的煤油外面不好买,甚是不方便。那玻璃也是好物,阁子装上,白天读书甚是方便。”

赵祯点:“等到新的场务建起来,一切就都好买了。徐平奏请在京城设七铺,专卖这些物件,内城三铺,外城四铺,到时必然方便。”

王曾道:“东西是不错,不过还是要嘱咐三司,拣官吏,不要亏了本钱。”

说起官吏,燕肃话:“新开十场务,需要的吏员不少。徐平的意思,从各衙门里调一部分,新招一部分,互相牵制,不让他们勾连舞弊,微臣也觉得合适。”

“微臣觉得不合适!”

一直没有说话的御史中丞韩亿突然出声反对。

殿里议事的除了几位宰执,再就是三司使寇瑊和御史中丞韩亿,加上燕肃和张宗象两位去评议的两位待制。徐平的官位太低,还没有资格一有事就到崇政殿里来。

本来很轻松的气氛,韩亿突然反对,所有都一起看着他。

吕夷简缓缓开:“中丞因何反对?”

韩亿拱手:“如今三司公吏数众多,上下勾连,弊端丛生,前些子榷货务内外勾结即是明证。既然新的场务要招,不如把三司吏员拣汰一遍,重新安置。祖宗之时,三司属吏不过千,如今则远超此数。请三司吏员以千为额,心拣选,老弱无能之辈淘汰勒停,能够任事的多出来的便就安排到新场务,如此两便。”

寇瑊听了这话就不高兴,外面坊场官吏的监察事权已经慢慢移到了库务司那里,结果榷货务出了事,库务司事没有,反过来却要三司裁员。

向韩亿拱了拱手,寇瑊道:“时移事易,祖宗之时国土没有今宽广,三司治下公务也没有今繁多,需要的吏员自然就不同,怎能够一概而论?所谓因事设,中丞如此定下员额,如果到时候出现手不足,耽误了公事怎么办?”

“因事设,那也要三司把政事条列出来,才好定下员额。三司只是说事多,到底哪些事多,哪些是非做不可,哪些根本没有必要,这要先理清楚。”

寇瑊怎么可能理得清楚,三司是个什么衙门?凡是跟钱沾边的,除了皇上的内库,全都归三司管理,三司使也只能掌握个大概,谁能够不管芝麻西瓜全抓在自己手里?

吕夷简见寇瑊没再答话,对两道:“韩中丞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裁汰冗员,非急切间可以完成。等些子,由御史台和三司再议如何?至于新开的场务,也总是要一步一步办起来,需要的手也是陆续到位,也耽误不了。”

韩亿和寇瑊两听了吕夷简的话,都是勉强同意。事便就这样定下来,赶在正月底之前,御史台和三司关于公吏拣汰再议一次,结果报政事堂。根据这个结果,再定新开的场务要招多少员,怎么招募。

既然说到这里,难得参加议事的王德用道:“下个月,自邕州来的桥道厢军将进京城,这些如何安置,做哪些事,还要跟中书商量。”

吕夷简沉默了一会,道:“等他们来了再议吧,到陕西的官道本就畅通,要修路也不是修官道,急切间也定不下来。”

邕州厢军本来是徐平的老部下,给他正合适,但此时的规矩是怕臣下坐大,吕夷简反而不想给三司了。

谈些杂事,话题又集中到新开场务的产品上去。这些东西一部分邕州已经有了生产,平常百姓自然难得一见,但对崇政殿里的这些来说,得到却并不困难。

崇政殿里皇上和宰执大臣们在谈论,条例编修所里徐平和几位手下也在谈论。

王拱辰看着桌子上的两盏煤油灯,里啧啧称:“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灯,晚上看几页书再也不用吃满鼻子的黑灰。最近城里不知怎么回事,也没有好灯油卖。”

刘沆笑道:“这灯再好,你买得起?”

“能有多贵?总有办法!”王拱辰好歹也是状元,平时也是有点外快捞的。

韩综道:“买得起灯又如何?如果你连脂油灯都点不起,这灯就更加不要想了。”

几个说说笑笑,围着昨天带来编修所来的一些样品指点。

徐平没有参加他们的讨论,正与郭谘一起商量着一些新场务的细节。员的招募,生产的管理,场房的建设,销售和中转渠道的建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正在这时,一个公吏从外面进来,到徐平面前行礼:“副使,盐铁司一个叫高成端的主事,前些子回家省亲,昨天回来,正在外面求见。”

徐平抬怪地问道:“他一个主事,休假回来只管到衙门治事就是,来这里见我做什么?难不成这些主事的事还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