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共剪西窗烛(1/2)

推荐一部历史大作《春秋我为王》,作者专业过硬,考据细,喜欢历史的读者一定不能错过。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随着书里的故事,重温那璀璨而且充满故事的岁月。

徐平在房里与家诉说着这几年的离别思念,外面徐昌指挥着小厮使排开筵席,宴请街坊四邻。此时正是初秋,晚上还不太凉,院子里夜宴正是好时候。

李璋自徐平一出皇宫,便与下一班祇候接过了,回家换了衣服,带着儿子到徐平家里来,为徐平接风。

李用和出使党项还没有回来,二儿子李玮与徐平不熟,李璋也没有其他作伴。如今李用和成了国舅,荣华富贵指可待,李家成了开封城里最显贵的家之一。自从皇上认了亲,便赐了芳林园的宅子给他们,李用和没敢要,后来改了惠宁坊的一处普通宅子,与徐家只是隔着一条御街,规模也相差不大。

现在李家终于苦尽甘来,段老院子熬了一辈子,终于老来得福,得以安享晚年。李璋的弟弟李玮虽然长得不太标致,但老实,自小好琴棋书画,如今请了个老师在家里面教。作为外戚,又不指望将来跟徐平一样科举中进士,能够学些文化的本领在身上,将来足够应酬就好了,李用和倒不强求他读诗书。

如今外戚里面,年轻一代书画第一的当数刘从德的儿子刘永年,皇帝有意撮合,刘永年和李玮经常玩在一起。至于刘太后的恩恩怨怨,随着她已经故去,也就随风去了。认真说起来,刘太后得罪徐平远不如得罪皇上厉害,皇上都放得下。徐平也没什么理由放不下。刘永年又是皇上自小养在身边的,也没必要与他斗气。

盼盼一直笑吟吟地跟在徐平身后,有时候是拉着张三娘,有时候拉着林素娘,有时候拉着家里新讨的使翠儿,一直盯着徐平看。就是不开

徐平也是无奈,不管怎么哄她,她也不哭不恼,只是笑。莫说甩不掉她,就是能甩掉徐平也不舍得,可这一直不叫爹是怎么回事?

直到李璋带着儿子黑虎过来,盼盼脆脆地叫了声“阿叔”,接了李璋从外面带回来的糖,高高兴兴地与黑虎去玩了。才不跟着徐平。

太阳落下山去,晚上的凉风起来,星光被徐家院子里亮如白昼的灯光退,满天繁星无奈地眨着眼睛。

满院子的街坊邻居徐平能叫出名字来的一个掌就能数得出来,但并不妨碍他们热地向徐平道喜,说着各种奉承的话。

徐平一一见礼,向众敬酒,感谢这些年来他们对自己父母家的照顾。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跟邻里搞好关系,才能舒舒心心地过子。

“骑大马。穿朱衣,谁家少年……”

一群孩童排成队,蹦蹦跳跳地唱着儿歌,围着酒桌转来转去。黑虎和盼盼两个还不知世事,看着热闹,拉着手也跟上去。跟在后面又唱又跳地开心。

徐平敬过一圈酒,微微有些酒意,一阵凉风吹来,打了个哆嗦。

夜已经了,月亮从东方升起来。趴在树梢间偷偷打量着这个世界。水一般的月华铺洒在天地间,抬看下,月华下开封城里的建筑鳞次栉比,繁华胜过邕州不能以道理计。

徐平觉得眼睛微微有些湿润,一种异样的感从心底升了起来。

数月之前,执掌数十万的命运,手握数万国,擒王,那种意气风发也曾让徐平激动。但今他却刻感觉到,自己需要的还是这其乐融融的平凡生活。

李璋上来把住徐平的胳膊,扶他回到桌前,兄弟两杯换盏,喝着浓烈的美酒,说着这几年的离别,谈论着每个的际遇,感叹着命运的。

徐正不胜酒力,喝了七八杯,便停住不喝。

见夜已经了,街坊邻居纷纷告辞离去,而徐平和李璋兄弟依然喝个不停,徐正正色道:“你们兄弟喝个意思也就罢了,等有闲了再尽兴。明天八月十一,只皇上临朝的子,一大早就要上朝。李家大郎尤其要到大内当差,丝毫马虎不得,早点歇息得好。”

徐平和李璋连连答应,让徐正早点回房休息,他们再喝两杯就好。

自真宗皇帝后期身体不适,便改每上朝为只上朝,每两天临朝一次。到了刘太后掌政的时候相沿不改,赵祯亲政,他实在也不是个多么勤政的皇帝,依然延续下来。为了把两一朝改为****上朝,大臣们不知上了多少奏章,以祖宗家法要求赵祯,他也快要挺不住了。按现在形势不需要转过年去,东华门外就要恢复以前天天天不亮就挤一堆的旧模样。也是徐平命苦,享受不了几天隔天上朝的好子。

此时徐平还没有正式分派职事,并不能到垂拱殿里上朝,而只是与一群闲官到前殿里瞎站,签字画押。等到当班宰辅垂拱殿里下朝,过来随便说两句,大家便一哄而散。

前殿上朝纯粹只具礼仪意义,没半分意思,所以常年都有六七成以上的请假。徐平是因为第一次回京上朝,怎么也得过去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