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进攻的选择(1/2)
这话说的……
朱标听着不禁有些无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的我好像等着吃现成的就行似的。
好吧!
朱标承认,事实还真就是这样。
的确,他真的是啥都不用,等着老朱喂饭给他吃,就成。
就算他不吃,老朱也会在后面追着喂。
可朱标也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
他心中有着诸多宏伟的蓝图,要去施展。
当然,这与老朱给的并不冲突,毕竟,站在老朱的肩膀上,是帮助多于阻力,只要有老朱在背后支持,啥都是事半功倍。
“如法师所言,我大明接下来选择攻还是西取
蜀皆在两可之间了!”
“在贫僧看来,的确如此。”道衍微微颔首,道:“两者之间各有利弊,如何决断,这要看殿下怎么想。”
“说说看。”
这有个聪明在这儿,朱标自是死命的用。
“蜀之地,素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盛产稻米,若是攻下,大明可多一粮仓矣,必要之时,可调
蜀之粮作为支援之用。”
“且此地乃是茶马古道所在,对于我大明获取良马,改进马种,亦是有着诸多便利。”
“可是,此地道路艰难,进出颇为困难,且其中多山,蜀之地的百姓又凶悍刁顽,而明夏父子两代,臣听说在
蜀之地名声都还不错。”
“若是攻下蜀,朝廷必须要投
极大的
力,对当地进行安抚,前后只怕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消解明氏父子的影响,从而令当地百姓彻底归心。”
“此外,跟随明氏父子的还有昔年一些红巾军的老将,这些虽说名声不显,但也算是一方豪杰,又占据地利之便,我大明军伍虽说胜得过他,但是要付出怎样的代价,犹未可知。”
朱标亦是叹息一声。
前后数十年,实际上只是等着一代老去故去了,这
蜀之地才算是真正归大明所掌控。
果然,这说说是容易的,可是一旦落实起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才不过是简单的说一说,就道衍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个个都是阻碍明军顺利统治蜀之地的因素。
而这,不过是偌大计划里面一环罢了!
朱标也听说了,老朱也几次写信给明夏那边,这是他老本行,没事就写写信,叙叙旧。
这明夏原先也是属于红巾军一系,老朱自然是想能用纸笔解决,最好不要动刀兵。
可是,信到了蜀,
家压根不鸟。
当然,比本态度好多了,
家没杀老朱派过去的
,也没虐待啥的,就是信到了就把
放回来了。
就类似于这事儿我知道了,然后就没了,没了!
据说北元使臣过去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态度。
这明夏这边,有点类似于关起门来,自己过小子的打算。
当然,这也不能怪,主要是周遭的敌都太强,大明不说了,试问天下如今谁是敌手?
北元再差,可是瘦死骆驼比马大,家虽说被大明
的是落花流水,也就只有一个大明能
得动他了!
再旁边,就是吐蕃,这打不打,貌似也没太大意义。
且如今在位的是明玉珍的儿子明升,乃是一稚子,年岁不大,和朱标差不多大的年纪。
这要换朱标过去,朱标也直接木了!
就算是有雄心壮志,看看周围敌的块
,再看看自己这身子板……
卧槽!
不了!
我要回家……
换明玉珍,说不定要挣扎一下,搞出一些动作,明升的话,还是歇歇吧,能过一天算一天,这都算赚的。
“那本呢?”
“本,贫僧听说此国盛产硫磺,不过国小民贫,要攻过去,唯一难度便是在于这
本与大明之间跨海相隔。”
“昔年唐代鉴真东渡本,求取佛经,六次方才成功。前元攻打
本,两番遇到风
,折戟沉沙。”
“此便是最大难点。”
“除此之外,便是这本小国,攻下之后,无利可图。”
“其核心利益在于可保江浙,山东一带不再受倭寇侵扰,对于东南海匪,可起震慑作用。”
朱标微微颔首,道衍这话并未说错。
长远来看,放在大航海的宏伟目标之下,本的确至关重要。
可是,短期来看,这本真没啥用。
反正在种地这一块儿,是真不行。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士大夫这个阶层,对本的印象,就是一小国,动兵,那没必要。
完全是费之举。
要是这本是富庶之国,怎么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