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2/3)
主管,臣是听闻苏州发生了,便当机立断,选择了镇压。”
“这俘虏的民如今都关押在府衙的大牢之中,目前苏州已让臣戒严军管,苏州知府臣念其实朝廷大臣,故只是将其软禁,等候朝廷处置。”
“……”
吴良先是将况大体说了一遍,随后,又非常仔细的介绍起苏州的状况,朱标听着,亦是不住的点
。
这吴良做事,的确老辣。
不光办事拿捏分寸拿捏的极为到位,这判断力和行动力也是相当不错的,做事雷厉风行,果断脆,具有目的
和执行力,是朱标喜欢的
格。
“吴叔你办的好!此番倒是辛苦你了……”听完吴良的叙述,朱标由衷的赞叹一句。
别看这些话是吴良说的,实际上朱标这也算是对吴良的一个试探。
虽说老朱和马氏都关照过他,吴良是可以信任之,可实际上,朱标仍是决定要试探一番,这吴良是否可靠。
看看这吴良心中究竟是将自己摆在什么位置,又是如何打算应对自己。
毕竟,在此之前,通过毛骧,对于苏州发生了什么事,朱标也是知道不少的,这一路走来,朱标也没闲着,一直在获取苏州这里的各种
报。
倘若吴良对着自己谎话连篇,那足以说明,吴良是把自己当成傻子忽悠玩呢!
根本就没把自己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这样的,自己就该多多提防,免得中了他的套。可若是吴良对自己坦诚相见,没有隐瞒,那自己也该对吴良充分信任。
目前来说,朱标倒是没有发现什么太大出的地方。
很多地方,朱标也是询问了一些细节。
就是这一点,让吴良对朱标刮目相看,从朱标问的那些问题,吴良就知道,现如今这位太子爷,不是一个好忽悠的主儿。
对于苏州的许多报,这明显就是下过工夫,做过功课的,要不然,是提不出这样有
度的问题的。
而有这样一位太子爷,吴良也感到十分的高兴。
这意味着这大明江山后继有,皇上这样的英主有这样的儿子,更是值得高兴之事。
且这一次苏州发生了民变,吴良相信,处置到最后,也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来到了府衙,吴良当即就捧出了一卷花名册,道:“殿下,这些就是激起的
民
员,一应
员,皆在这册子之中。”
“他们的家也在其中?”朱标接过册子翻看了起来,同时不假思索问道。
“这倒没有。”吴良当即回禀道:“臣想着,这些民虽说闹出了民变,但终归没有惹出什么大
子,且臣也查过了,不算是蓄意所为,所以,臣便没有缉拿他们的家眷。”
“不过臣亦是发文叮嘱了各地的甲长,盯着这些的家眷,若是有异常发生,当即刻汇报,再惹出
子,甲长全家连坐。”
朱标点了点。
吴良的这种做法,朱标觉得还算可以,这一次民变规模不算很大,约莫几百,且吴良处理的又很果断及时,并没有令其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而这些的家眷,并非是壮丁,有许多都是老弱病残,如此一来,倒是不足为惧。
就算是惹出了子,要镇压也不过翻手之间的事。
反倒是将这些控制在官府手中,很容易引起苏州这里百姓心中的恐慌,若是再有
暗中行
诡之事,那极容易造成新的民变事
发生。
这不是不可能。
苏州这边,归根结底,还有着张士诚统治的基础,毕竟这块地方,纳老朱的手中,才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可是张士诚,足足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之久,可以说目前苏州的一代,都是在张士诚的影响下长大的。
张士诚虽然死了,可是,他在这片土地上影响力没有消失,至今这苏州,还有着许多
,怀念张士诚。
此刻,若是有心之跳出来,振臂高呼,未必就不会有响应者。
“殿下,目下是否将这些带上来进行审问?”吴良征询问道。
朱标则是淡淡一笑,道:“不急。”
“此事容后再说。”朱标将花名册合上,方才这会儿工夫,他已然是将花名册大致的翻阅了一遍,其中的内容,有大半都记在了脑子里。
这年轻就是好啊!
至少这记来说,真的是极佳。
“吴叔,我看这些民有许多
的籍贯皆是吴县……”
“是,殿下,此番民变,是因为这些一同缴纳税粮的时候才发生的,所以,多是一个县的,他们之中,甚至有不少都是同乡,同村之
。”
“嗯。”朱标再度点了点。
这自古以来,同乡都算是一个极好的联络谊,不管是汉高祖刘邦,还是后面的刘秀,亦或是隋唐时期的杨家和李家,再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