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再定一个小目标(1/2)
这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才啊!
当然,这才,也多亏了他以后的儿子朱允炆的几番助攻,不然,这李景隆哪儿那么容易就摘得“史上最强战神”称号?
对于朱棣,朱标是不怀任何仇恨和提防心思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没必要。
一方面是只要自己活着,这朱棣,就始终是个弟弟。
想翻天,不可能。
另外一方面,朱标是认为朱棣靖难起义做的没错,而且是做得好,做的妙!
这也他么的幸亏朱棣姓朱,算是打的内战,这朱棣要是个外,这就丢
丢大发了!
连带着老朱这样的千年不遇的豪杰,在历史评价上至少也要下降一个档次。
就算是朱允炆削藩成功了,估摸着也是要完犊子,这当时在沙漠之中苟延残喘的北元可比朱棣强多了!
搞不好北元势力卷土重来,又是一次神州陆沉……
自己那个傻儿子朱允炆,去死好了,老朱缔造如同铁桶一般的江山,满血满经验的满级号,硬生生的作没了!
朱标都觉得无话可说。
当然,这李景隆也厉害,尤其是这脸皮,朱标觉得,就算是用之前陶成道铸造的那个史诗级巨炮去轰,估摸着他娘的也轰不穿这李景隆的脸皮。
太他么厚了!
带着六十万,十倍于朱棣兵力以上的军队,最终惨败而归。按照道理来说,输这么惨,早该找个坑把自己埋了,可李景隆厉害了,回去之后和朱允炆说,自己失败是因为自己忠心为国,那朱棣能赢,那完全是因为己方很多
临阵投敌……
最为关键的是,就这种蠢如智障的辩解,朱允炆居然信了!
果然是一个更比一个傻。
信了也就算了,之后还将京城的城防大权以及剩下的兵力都给了李景隆,结果李景隆反手就打开城门,让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应天城。
这李景隆,堪称是靖难之役的号功臣,而朱棣也是投桃报李,加封李景隆为左柱国,太子太师。
一想到这些,再看到眼前的李文忠,朱标心里都暗暗想要捂脸,这李文忠怎么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当然,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朱允炆不也是自己的傻儿子么?
一想到这个,朱标就一阵叹息……
不过还行,有的改,自己真要是活不到那么长时间,那一定要反复告诉老朱千万别把皇帝这位置给朱允炆,给自己其他儿子说不定也行。
真要不行,给朱老四也不是不可以啊!
由老朱办这些事
,肯定不会有
不服,不服的都死了,那还省得大明来一场内战呢,多好!
不过说起来也是想瞎了心。
陈友谅和张士诚现在都没死呢,自己才六岁,朱棣才两岁,朱允炆现在连子模式都没有开启,自己还算是有着大把的时间。
先走一步看一步再说吧。
对李文忠,朱标觉得还是很对自己脾气的。
起码有一点,李文忠在明朝开创之后,劝谏老朱攻打本,这一点,朱标就觉得很对。
不单单是对小本子没有好感,还有更
层战略意义上的考量。
当然,这个建议最终并没有被老朱采纳,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北元虽然已经逃到了大漠之中,但是元气尚存,大明的主要敌仍然是北元。
且在此之前,元亦是曾经两次征讨本,皆是大败而归,这也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老朱的考虑不能算错,只能说眼界限制了他。
如果从全球的战略角度来说,那本,对于中国来说,几乎就是一个非打不可的地方。
本若是控制在中国手中,那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前出世界的据点,向南可以辐
东南亚一带,且港
诸多,调集储备大量的物资,皆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可以说,占据了这么一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
但倘若本辖制在别
手里,这就很让
难受了,因为这条岛链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住中国,
本那些诸多优点,反倒是会成为辖制中国的优点。
后世美帝不就是这么的么?
朱标心里又默默定了一个目标,攻打本。
这事儿早晚得,现在不
,以后后患无穷。
忽然间,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道:“文忠哥哥,我听说你让军中将士收养被遗弃在道路上的弃儿,全活无数,不知是否有这件事?”
李文忠心中讶然,连这件事朱标都知道?
朱标当然知道,而且知道的东西多着呢?
见李文忠点,马氏也是面露赞赏之色,道:“文忠,这件事你做得好,那些弃儿无依无靠,若是无
收留他们,只怕是一个冬天都活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