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论国事(2/2)

“老先生为什么这么说?”

“指着造势之的手段,不说何等的经天纬地,便是其心智,便是如降临,哪个皇帝能够放心,如此妖孽物在自己的面前指手画脚?指不定什么时候便将自己的帝位篡走也不一定,可是那位造势之却是毫无二心,而当今圣上亦是心有包容,两者相辅相成,这才造就了汉唐的今,如若将来汉唐换了一个皇帝,依照历朝历代的习惯,前朝旧臣多有遣退下野,然后换上自己的心腹,你觉得汉唐的局势会是如何?”

“换便换了,难道这天下就他一个能?”老四不服气的说道。

“天下或许不止他一个能,可是如今的汉唐已经按照他所布置的局势前进,这时候再换上一个。哪怕是与他一样经天纬地的。恐怕也难扭转时局。若是强行扭转,结果就会如这根筷子一样……”

咔嚓……

筷子在老的手中应声而断,老看着窗外夜色:“所以,若是当今圣上能够看的懂大势所在,那么他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重新培养一个,能够与那位合拍的储君,要么就找一个平庸的继承。而不会找一个自认为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继承。”

“老先生太瞧不起这皇家子弟了吧?”老四更加的不服气。

“不是我瞧不起谁的问题,是我觉得这天下能出一位如此妖孽物不容易,而且这般的物还很难得的没有野心,更是应该这天下珍惜的,难道你不想看看,这汉唐到底能够强盛到何等地步吗?难道你不想看看,那犹如一副波澜壮阔的鸿图是何等的宏伟吗?”

越说越是激动,拳紧紧握着,似乎都忘记了老四就在面前,眉宇色之间。略有几分失态。

汉唐惊会强盛到何等地步?

老四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如今的汉唐应该已经到了顶峰,就算还能继续强盛,也不会强盛多少。

可是听老的语气,似乎如今的汉唐,还不是巅峰,甚至有可能只是起步阶段。

“老先生,如今的汉唐还不够强盛吗?”

“不够,远远不够,一个地方的灾害,还需要民间募捐,虽说如今不少的善举义行值得推崇,可是同样也说明了国家还不够强大,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们手中的闲钱还没有充裕到,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使用的地方,一些城市的生活水平,明显要高于偏远地区的,就比如说如今我们村这,也就这一段时间才发展起来的,若是放在以前,那就和穷乡僻壤没什么区别。”

“汉唐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把这小村子建的和城镇一样吧?”

“我们不可能?”老斩钉截铁的说道:“凭什么城镇可以修建平坦的道路,这小乡村就不可以?城里有缴税,难道我们村子的百姓就没有缴税吗?”

“可是总有轻重缓急的区别吧?大把的钱投放在这小村子里,而且还远离城镇,投与回报明显不成正比。”

突然秘的笑了起来:“你还是太小瞧那位高的宏伟蓝图了,因为汉唐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让农村与城镇完全的相溶,形成一个整体,不久的将来,将不再有所谓的城里,乡下。”

“老先生,这你也看的出来?”

“这有什么看的出看不出的,因为事实就摆在眼前,如今汉唐的袋已经渐渐的充裕,而钱越来越多的结果,就造成了如何花钱的难题,放在袋里,就会如死谁一样烂掉,所以必须花掉,各城镇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资金支持建设,那么国库里的钱要花到哪里去?那只能是建设农村。”

“放在袋烂掉?那挥霍在这乡村之中,就是费掉,如若是我的话,还不如就藏在袋里,烂掉就烂掉。”

翻了翻白眼,有些鄙夷的看了眼老四:“庸的想法,谁告诉你,用在农村建设中,就是费了?你知道什么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这建设的时候,要不要请工修建?要不要买修建的材料?这些钱都会回流到老百姓的手中,老百姓手上有钱了,那就等同于国家有钱,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老四听的有些迷糊:“放在老百姓手上的钱,又不等于是国家的钱,如果国家打仗的时候缺钱,难道再从老百姓手上抢吗?”

“蠢材!你真是愚不可及,老百姓手上有钱了,那么就会去买东西,先不说那些贵重的东西,首先吃喝穿着就能跟上吧,这样钱就会开始流通,钱从百姓的手中流到商的手中,而商之间也开始流通,而商手上有了资金,那么就有钱发薪水,薪水又回到百姓的手中,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税的方式,回到了国家的手中,而商在这个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是连接着国家和百姓的中间枢纽,所以如今的汉唐,会侧重于商业发展,商的地位也会逐步提高,这也是大势所趋。”(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