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汉人世家保家乡(1/2)

安同哈哈一笑:“没这个能力?张尚书,崔侍郎,你们别以为我们塞外的汉子,就不知道你们中原的况,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永远是北方的等大族,那卢循当年祖先是后汉的中郎将卢植之玄孙卢湛的后,卢湛在冉闵之中身亡,他的长子卢勖南渡,而四子卢偃则留在了北方,投靠了前燕政权,从此卢氏分为南北两支,卢循只不过是南支而已,上次卢循带着妖道们反攻邺城,也多是他南方带来的马,北方的族多是在卢偃子孙的带领下退保家园,没有助他攻打邺城,你以为这些事,我不知道吗?”

崔宏看着安同,沉声道:“那是因为范阳卢氏在北方多年的战中,损失惨重,就象卢家,本家都有多位子侄,家主死于战之中,邺城之战后,卢循逃回了南方,可是北方的卢家,又给慕容氏的报复屠杀了一大批,他们的实力,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安同冷笑道:“卢偃的子孙,可不是你说的这样默默无名,象他的儿子卢邈,卢溥,可都是后燕的州郡长官,坐拥数千家部曲,实力非同小可。慕容垂当年起兵之时,他们就结坞堡自守,吸引了大量汉胡流民归附,实力之强大,连慕容垂都为之忌惮,只能授予高官刺史,加以笼络。即使是卢循反攻邺城失败,卢邈和卢溥也没有受到牵连,仍然是继续当他们的刺史,怎么能叫没有实力呢?”

张衮叹了气:“这是我们北方汉世家的生存之道,自永嘉以来,北方大,城变换大王旗,胡首领,一个接一个地建立政权,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能持续多久,所以,汉大族,往往只接受这种名义上的封号,保境安民而已,前秦称霸则向苻坚称臣,后燕崛起则认慕容垂为主,按国家制度纳税赋。”

拓跋珪的眉一皱:“就跟我们原上一样,那些个仆从部落,只尊我为大汗,但不会真心归附,效顺?”

张衮点了点:“如果君权强大,能压服他们地方上的反弹之力,则可以派自己的为刺史,但即使这些没有刺史之职,靠着祖辈千百年的影响,仍然可以成为实际控制地方的,毕竟,世之中,这些可以一呼百应,保护周围的乡邻,这份恩,或者说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可比高高在上的皇帝,要大得多。”

拓跋珪咬了咬牙:“那这次我大魏出征河北,这些地蛇们,是助慕容宝,还是助我?”

崔宏笑道:“他们是一贯的做法,两不相帮,骑墙看戏而已,大魏胜则效忠大魏,后燕胜则加后燕,反正怎么也不吃亏,也不会真正出力帮谁。最多是基于形式,提供军粮罢了。”

拓跋珪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哼,在原上敢这样不尊我的部落,都已经给消灭得差不多了,张尚书,那种恩威并施,雷霆手段的办法,就是你教给我的,现在,我想把你的这一套,用在河北,就给你去办,姓卢的姓崔的姓高的这些个汉高门世家,若是再玩两面三刀的把戏,就把他们统统灭了,一个不留,怎么样?”

张衮连忙摆手道:“陛下,万万不可,中原和况迥异,同样的办法,用在原可以,用在中原不行。”

安同冷笑道:“因为这些高门世家是你的汉同族对吗?还是你张先生跟这些世家世代联姻好,下不去这个狠手?”

张衮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气,大声道:“当然不是,我张衮既然弃燕投魏,就一心一意只效忠于陛下,哪会有什么汉胡之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原的况跟原完全不一样,不能把那套立威于原各部的做法,行之于中原。”

拓跋珪沉声道:“怎么个不一样了?难道中原汉,还能比原男儿更有勇气和血,打仗更厉害?要真的这样,还会给异族征服和统治这么久吗?”

张衮叹了气:“陛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事,为什么强硬野蛮和残忍如石虎,都拿这些汉坞堡,大族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妥协怀柔?是他不够残忍,不敢屠城吗?”

拓跋珪笑道:“石季龙够狠够凶残,屠城坑俘是家常便饭,我在中原为质时,听说过他的这些手段,都给震得夜不能眠,所以我也奇怪,为什么那些汉坞堡,还可以存在?是他没办法平定这些坞堡吗?他连天下坚城之首的广固城都能攻下,我不信他连几个山寨也搞不定。”

崔宏点了点:“陛下英明,不错,以石虎之凶残,真要不惜兵力地强攻各地坞堡,是可以拿下,但是,有个就是这样做的,他叫冉闵。”

拓跋珪的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这样做的结果,会象冉闵一样,弄得河北相食,无耕作?”

崔宏正色道:“是的,就是如此,中原的汉是农耕民族,不象原游牧,原上可以杀光丁,只取牛羊,只要有牛羊,就有吃的。可是中原不一样,农田是需要耕作,打理的,一天也不能懈怠,就算是胡武士,杀光了中原百姓,那最后谁来种地产粮呢?粮食可不会自己从地里冒出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