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女王大人的慈善事业(1/2)

重庆有电台的家很多,各路实力派要和前线通消息,阔佬商要和外做生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会只要和上海方面能联系得上的都在拼命的发报,内容只有一个:抛货,不惜一切代价抛货,无所谓利润不利润,能少亏一点就是祖宗保佑。

香港那有生意的就惨了,那边不许私拥有电台,去年孔家大公子在香港私设电台,结果委员长出面依旧叫家驱逐出境。没法子只能打电报到电报局,然后由他们再转告方方面面的关系。可是香港不比国内,电报房的那帮大爷没有好处是不会半夜三更帮送电报的,所以只能是尽事听天命而已。

刘富贵也是半夜被惊醒的,这回电报不是赵诚来的,张伟和于大小姐各自发了一封来。卡萨布兰卡酒吧就有电台,就放在杨福临的房间里,据说有不少都对里面的密码本开了高价。甚至还有洋大爷还私下放话,只要能拿到东西,不管十万、二十万大洋,只现不欠,外加奉送一本护照。很可惜刘老板也是拜过码的,在重庆这一亩三分地,连那些浑水袍哥都愿意参合这档子事。

作为电报员,小丫还是称职的,机器一响就翻身坐起来收电报了。张伟那份电报很简单:法国投降在即,我们已经踏上归程。于大小姐的电报字数更少:已出货完毕,勿忧!

时间不过早上五点,杨福临扔下电报就回房补觉去了。刘富贵却没有睡,连张伟这种后知后觉的家伙都想到打电报来,这法国投降的消息肯定已经世皆知。不管怎么样,该做的事还得做拿。刘福贵起电话,开始挨家通知关系

“何司长么,我老刘啊!刚才美国那打电报来,法国佬这几天就要签投降书了……我们的生意自然没有问题,只有那些不了解行的冤大才会相信法国能撑过两个月……上海有现货生意的一定要及时了结,防止和法国佬有什么秘密协议。”

“张太太么,我刘福贵!对,法国宣布停止抵抗了。家里在上海那有没有生意?没有,那就好……我们?放心,我们是法国国债的空,跌的越狠大家越开心。”

“季处长(太太)么,卡萨布兰卡的刘福贵……”

美容院的七八家关系户、川军的几位长官,甚至还有军统方面,一圈电话打下来已经是早上六点半,得到准信的太太小姐都盛邀请刘福贵一起吃中饭。刘福贵怕麻烦,索邀请她们下午到店里来试试新品:加了冰的香拿铁。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跟卡萨布兰卡关系最铁的一帮吃,不错的也能喝上汤,至于其他,刘福贵根本无所谓。投机市场的多非常多,像墩刻尔克撤退后就开始跑路的也有。可绝大多数都被节节攀升的价格冲昏了脑,他们认为即使价格下跌也只是市场的正常波动,甚至越是下跌越有大把往里砸钱补仓。反正都是有钱才会搞投机,多死几个抗战照样会胜利。

这一把又赌对了!刘福贵非常得意……

于璐也非常得意,敦刻尔克撤退时的那场豪赌,王大赚了个盆满钵满,因为用了杠杆,一个礼拜就是两倍的利润。之后的生意更是顺风顺水,不管行如何,于璐都在坚持抛出囤积的物资,国债市场上则毫不犹豫的做空法国国债,数额太大了,她天天都睡不踏实,生怕有什么闪失。今天尘埃落定,倒是有些怅然若失。

其实和发回国内的电报有些出,物资并没有全部抛完,比如前期攒的钨沙、锡、锑,这些都是几家瑞士银行的抵押品。只要英国还在抵抗,只要美苏两个法国依然有被拖下水的风险,这些物资的价格在短暂下跌后依旧会全面回升。

市场在恐慌时会疯狂,所谓惯下跌。就是说票明明已经跌到实际价值之下,只要已经行成了抛售风,依然会有疯狂割。割吧、割吧,大小姐张大了嘴。血红的唇彩、血红的葡萄酒,手里有大把现金,既然有卖、那自己就买好了。英国的国债、美国的票、黎的地产、墨西哥的石油、土耳其的铬,只要价格合适,王大都喜欢。

当法国停止抵抗的消息传遍世界后,香港突然那来了报告,资源委员会有一批屯在广州德国教会里的钨砂急着出手,价格每担(1吨约等于16.8担)港币二百元,比德国进攻前甚至还低出两成。除了,几乎所有买家都在观望,因为按照现在的行每多囤积一担货就得多亏一份钱。

可于璐不在乎,立刻又打了170万港币过去,命令只有一个,只要能不让本得到,钨砂有多少要多少。和发往重庆的电报不同,这份电报用的密码本并不复杂,很快就被美国报机关给译出来。绝大多数看过这份电报的官僚都只有一个评价:“经病!”

似乎心有灵犀,王大在赚取大笔钞票之后毅然决定做些善事:捐款,就捐给孤儿院、养老院、老兵机构,当然也有病院。大萧条以来,病院由于得到拨款越来越少,各种问题甚至超出们的想象,甚至不如法国为德国侨民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