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丞相御府(1/2)
天下九州,安阳虎踞七州之地,仅余雍州之北蛮,梁州之西巫,以及久悬海外的南海鲛国尚未臣服。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若说安阳晋王府的徐家王旗所指,便是天下武刀锋所向,那么这汴梁丞相府就是无数士子梦寐以求之龙门。
安阳丞相李御府,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灵帝朝时上书谏言,被流放三千里,徙至东莱郡教化一方,后刘道舆登基,闻其贤名,官复原职,回京后上书平蛮策,行屯田,募府兵,推行保甲法、将兵法,安阳国力大振,这才有了之后晋王龙腾四海,虎视八方的不世武功。
身着紫色朝服的李御府行色匆匆地往文德殿赶去,中午正用膳时,忽有旨意宣丞相宫。近些年,陛下的心思越来越急了,一饭三吐哺已是常态。想到这儿李御府不禁叹了
气,虽说国事为重,可自己这身子骨实在是禁不住这么折腾了。
从宫门步履匆匆的赶往文德殿,御前太监,中常侍冯力士早已经在门等候。
“冯公公,陛下急着召我过来,所为何事?”李御府开问道。
“老也不甚知晓,不过上次晋王父子来了以后,皇上就终
盯着那地图看,一看就是一整天,昨儿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急召大将军霍青衣回京,这会儿啊,大将军应该已经快到京城了。”冯力士低着
,细声细气地说着,一双狭长的眸子低垂,看不清在想写什么。
两一路无言,走过烛火摇曳的前殿长廊,转
后殿,映
眼帘的是一张篇幅极大的地图,天下九州二十七郡,皆在天子眼中。
“陛下,李相来了,”冯力士轻手轻脚地走到刘道舆身边。
“赐座,”刘道舆丢下笔,转过身,脸上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绪。
李御府谢了恩,待小黄门搬来太师椅后稳稳坐下,“却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刘道舆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李相,你以为当今之天下,我安阳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皇帝如此急召自己宫,那么必然不是想听一些老生常谈,李御府笑了笑,心里有了算计,“攘外必先安内,自古武夫
国者不计其数,而文
最多也只是写写文章发发牢骚罢了。”眼神不经意的瞄向地图上,晋王封底,冀州晋阳果然被朱笔重重画上了一个圈。
“世皆道晋王乃帝国擎天一柱,一门忠烈,”刘道舆倚靠在御榻上,“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李相此话,莫不是陷朕于不义。”
“老臣以为,大将军霍青衣文韬武略皆为上乘,且此起于微末,在诸王并起的安阳,是个异类,只能安心做陛下之鹰犬。”李御府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刘道舆的表
。“天下武
皆以晋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尊,北军将士更是只认徐家虎符而不认陛下玉玺,即便徐汾阳封金挂印归京,也难保无想
他做那黄袍加身之事。”
说到最后,可谓图穷匕见,李御府知皇帝心意,此间并无外
,
脆将刘道舆心中所想点
。
“一派胡言,”刘道舆霍然起身,勃然大怒,李御府与冯力士赶忙跪倒在地,只见刘道舆背身而立,眼睛死死盯着地图,“晋王之勇天下无双,三军将士更是以其为尊,岂是你可以这般评价的。”
天意难测,难道是自己猜错了么,不,绝不可能。
李御府跪伏于地,强忍着心中的恐惧,“陛下,自古沙场之上瞬息万变,无数名将因粮不济,后援不足而马革裹尸,我丞相府必全力以赴,以保骠骑将军大胜而归。”
“很好,很好。”刘道舆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李相,出征在即,万不可有闪失,此事你务必亲自去办。朕有些乏了,退下吧。”
李御府此时后背发寒,“臣告退,”缓缓起身,领旨退下。
恍惚间听到刘道舆喃喃道,“徐汾阳,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此时的徐家父子正与李通微、高继思二于观海苑商讨出征之事。
“继思,”徐汾阳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手捧香茗,面沉如水,“据你所言,此次与其说是助那拓跋崇明平,倒不如说是降服那邪教妖
。”
“义父所言甚是,”高继思道,“只是这邪教妖光靠杀是杀不完的,此前北蛮铁骑围剿之时,一旦六欲宗战败,便化整为零,放下武器,与寻常牧民无异,待大军过后,又聚集在一处,犹如春风野
,杀之不尽,灭之不绝。”
“若要彻底平定这帮妖,唯有从内部将其瓦解,”徐汾阳轻捻虎须,“只有寻得他们山门所在,确定其
目骨
长相,方可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先前楚存孝也是这般想的,但是不知为何,一般直接前去投靠的,都无法接触到他们的骨,而斩杀邪教骨
,再易容替换混进去的,又很快就会被发觉,久而久之,此法便再也行不通了。”高继思叹了一
气,“这邪道鬼修倒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