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辣子肠头(两更合一)(2/3)
荤素搭配,活不累。
含钏亲端了托盘出来,在围兜上擦了擦手,端了碗芝麻园子做夜宵,陪张三郎慢条斯理地吃晚饭。
张三郎率先夹了一筷子肠,眯着眼睛嚼
,满足地长长喟叹,“啊...就是这个味儿...”
含钏笑眯眯的,“您甭跟这儿演,我可是送了食盒的,您自个儿打听打听满北京城,谁家吃过‘时鲜’的外带?待遇够好了!别一副刚从
山里放出来的样儿!”
张三郎再夹了块儿芙蓉片,摆摆手,“您不懂。在食肆里坐着吃,和您送上门憋着吃,这是两回事儿!更甭说,考前那几天,老师傅
守着我呀,觉不可睡够,饭不可吃足,
除了写文章,还是写文章!除了背文章,还是背文章...”
张三郎指着自个儿脸,“您细瞅瞅,我现在是不是长得四平八稳的,特像文章?”
含钏捂着嘴笑弯了眼。
和老友说说话,吃吃饭,真是天下间一大幸事。
张三郎一边说,一边也没耽误吃,把整条鳜鱼扒拉了下来,一鱼
一
葱丝儿,再蘸一
酸甜酱汁,“小小一个秀才,没啥说
,甭说我了,说说您!”再放了一块儿纤排
,纤排是一早炖上的,软烂得一
,骨
与
瞬时分开,眯了眯眼,“您这是怎么一眨眼,便摇身一变成了漕帮大小姐了?”
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含钏长话短说,将认亲时的场景给张秀才作了简要汇报,着重感谢了对他送过来的那张英国公名帖的感激。
张三郎摆摆手,“那名帖是我爹让我给的,您来我张家,还需要名帖?”
含钏一愣。
张三郎埋又扒了
食儿,瓮声瓮气地,“我本来只准备了两木匣子银子,我爹不知从哪儿知道咱两的
,立刻摁了张名帖叫一并送过来,说是...”张三郎歪着
想了想,“说是既两家有渊源,便该多走动走动,千万甭生疏了去。”
含钏这些时在曹家的耳濡目染下,进展飞速,一下子就明白了。
英国公张家是老牌世家,这一辈儿却无正经八百地
仕当官,他们曹家却是根正苗红的帮会
子、当朝新贵,虽炙手可热,却根基不稳,一老一新,趁着她与张三郎的
搭上了线,两家都高兴。
她和张三郎的谊,不拘束于门第、阶层和家族。
既做了朋友,又可互惠互利,那也挺好的。
就像她和岳七娘,既是朋友,又是漕运生意上的伙伴,她靠着岳七娘从福建运过来的好货,撺下了好几道好菜。
据说岳七娘凭着这桩漕运生意,在素来善于打理庶务的蒋家更有几分得脸。
含钏笑着给张三郎斟了山楂茶,“那行。赶明儿我和我家老太太就递了帖子来叨扰您府上。”
张三郎埋吃,点
颔首,突然想起什么来,“也别赶明儿了,后几
我们家要办个春宴,现今还没下帖子,我娘是个
热闹的,许是北京城里泰半的
家都要去,正好你们借机去认识认识。我回去就让母亲下帖子,你们只管来便是。”
含钏想了想,点点,“那行,那我回去问问我们家老太太的意见——毕竟这几
哥哥不在京里,也不知四处走动方不方便。”
张三郎爽快一笑,“我自下我的帖子,你只管看自己方便罢。”
隔壁食客结账要走,含钏送了送,回来见张三郎吃得差不多了,正啃着金酥,
还没坐下,就见张三郎埋下身子,轻声问她,“曹家
...待你可好?”
含钏笑着点,“祖母慈
,哥哥和煦,
简单,家风清明。”
嗯...如果忽略不计,曹家喜欢剁手、砍
腿的习
,还有稍不注意便流露出来的匪气...实在算是一个很有家风的宗族了...
张三郎听此言,方舒了长气,身形向后一靠,单手抿了抿油光锃亮的
发,“那就好。漕帮可不是好惹的,帮会出身,刀刃上舔血讨生活的,你那哥哥,叫啥来着?曹...”
“曹醒——”含钏接上,“如今在京畿漕运司任四品同知。”
张三郎点点,“我父亲说,曹同知刚进京不到半年,便被内定为接替老漕运使司的
选了,三品大员指
可待。既是你哥哥,你好好抱住
大腿,凡事听话点。”
向下一低,手掩嘴,给含钏说悄悄话,“正好,趁这次春宴,看一看北京城的郎君,有几个还不错的货色——”
含钏支棱起耳朵听。
“定国公府的小公子,品相貌挺好,样子吧,追我差了点儿,可也算是北京城有点名气的美男子。”
“曲贵妃哥哥家的长公子,今年刚十六,正好跟着曲大回京读书,如今在国子监念书,脾气还不错,就是...得好好想想,若是曹家和曲家联了姻,曲贵妃能笑死。”
“还有还有,我媳儿的哥哥,尚探花,去年才中的探花,你见过!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