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要不菩萨你和佛祖开会研究研究?(2/3)

“对对对,好像在中州,之前确实是有这么个说法!是一个戴斗篷,如同佛子一般的僧的突然出现,带来了那土豆还有倔井之术!不过,因为那僧从没有以真面目示,所以,没知道他是谁!都道是上天显灵,降下来佛子来普度众生的!”

“那个佛子,真的是眼前这个法海法师吗?”

……

“不错,就是他!”

玄奘说道,“不过是三年前那一次中州大旱,另有多达十几次的天灾祸,都有师叔的出手,才得以让得百姓受到的伤害和损失,降到了最小!这些,在朝廷的卷宗之中都有记载,魏征大也可以给玄奘作证!”

“此外,想来大家也都知道,这几年,江南之地,农业,以及一些巧工的易非常兴盛,这其中,都是有师叔的参与和引导。在杭州城,有一处以前杀如麻,劫道的山匪,在师叔的点化之下,如今,自给自足,种了满山的各种植物,也开始经营一些巧工,甚至,开始给州县长官纳粮税。”

“还有之前传的关于青楼青倌的消息,这个也是大家对于师叔的误解。师叔行的是‘路在脚下’之道,是要到百姓之中去,所以,他教从善,教生存的本领,从来不看身份。山匪,囚徒,他会点化,青楼青倌依旧不避讳。”

“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杭州城外,之所以有上千青倌出城相送,是因为她们感念师叔的帮助。而师叔这一次去长安城,其中路途遥远,多有虎豹野兽,危险重重,所以,才不舍相送。”

……

玄奘在那里,一句一句,把法海以前的那些事抖了出来。

听得目瞪呆。

李世民却是心中无奈,终究,这些事,还是被了出来。

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现在连观音菩萨都出来了,今天要如何收场,他还感觉到有些疼。

“玄奘法师,你说了这么多消息,可是,以前,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呢?反而传得都是对于法海法师的恶言恶语?”

忽然问道。

“那是因为,师叔低调!”

玄奘不禁说道,“师叔他太低调了,在外面行善,都是戴斗篷,不以真面目示。他只愿意助,不求回报,甚至愿意助那些陷泥潭之。他做好事不留名,但是终究还是有一些得到他的恩惠,想要回报他。那杭州城的青楼子,就是这般!师叔教她们识字,教她们手工,她们自然是见过师叔的真面目。所以,自然是后来多有机会当面感谢师叔。谁知,外不知道这其中的究由,便瞎传了很多闲话。”

“原来是这样!”

恍然大悟。

说到这,一切都说通了!

那些在中州之地传的天将佛子,江南之地的富庶,杭州城一绝的青楼歌舞,再到那三个月前的‘千名青倌送佛僧’,串起来了!

这位法海法师,竟然是这般的高德!

救难民于水火,却丝毫不在乎名气!

甚至,不在乎那些恶名,宁愿被天下误会,也不改初心!

实在是大德高僧啊!

“阿弥陀佛!”

这个时候,洪福寺的悬空大师忽然低声唱了一句佛号。

后面,洪福寺一众了字辈僧,也是齐齐唱着佛号。

他们实际上也早知道了关于法海的事

现在公之于众,也算是了结了这个心结!

“阿弥陀佛!”

寺院内的数千僧,也都是齐齐地唱着。

就连那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观音也是低捻了个兰花指,默默念着佛号。

而在所有的瞩目中,那跌坐在那里,脸上带着无奈,焦急,脸色有些涨红的法海法师,又被认作了是心中太善,背负了这多的诋毁,还有些不适应这般的赞誉。

甚至让感觉到心疼。

而正午阳光落下,落在他那白色的佛衣上面,熠熠生辉,那俊美的容颜,那无私的善行,让得所有都感觉到敬仰。

多年以后,每当提起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九这天化生寺的这道身影,那些长安城民众和僧的脸上,还是带着一些怀念而又温柔的笑意。

……

虽然眼前的师叔很不道德,但是,他确实是真正的“路在脚下”的大道的践行者,他的这些善行,不应该被埋没。

说出了这些,玄奘心中,自然是也是舒服,继而说道:“三个月前,师叔离开杭州城金山寺,行数千里,翻山越岭,来到长安城,就是想要参加这一次的水陆大会。奈何,因为时间的缘故,最后,反倒是玄奘成了这一次水陆的大会的主持者。一直以来,玄奘心中是惴惴不安,也是多次提出让师叔来做这个主持者,但是都被师叔给拒绝,实在是让得玄奘心中惭愧。而现在,今天,有这般去往西天天竺国,求取真经的机会,玄奘自然是不能再自私自利,窃取这等天大的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