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御厨—开水萝卜(1/2)
晨曦微现,东华门的宫墙下,也已排了长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送炭的,送菜的,各种应征做长短工的杂役,须由禁军卫士一一验看身份后,才能放宫去。
沈馥之就像那些送子科考的家长一般,携着姚欢正要排进队伍中去,宫门方向却跑来个青衣小内侍,正是那领了姚欢进宫领赏的马蕴。
“沈二嫂留步,姚娘子快些随我直接进去罢,向太后吩咐了太官署的,在东华门内候着你呐。”
北宋元丰改制后,御厨隶属于光禄寺,下设太官署、珍馐局、物料库、酪院、御膳素厨等。
太官署的管事内侍,郝随,从马蕴处接到姚欢,领着她沿东华门下的墙根,走了不到半里路,便来到宫里东廊的御膳所。
“姚娘子,此处乃是为前朝、后苑和大内二府等处供膳的地方。”
郝随年过三旬,虽是个太监,却身量如梧,下颌一层密密的胡子,即使在禁军中,有这般模子和面貌的,也不多见。他开说话时,亦是中气淳厚,浑无雌音。
姚欢方才甫一见他的样貌,心里一个激灵,暗道,这不会是童贯吧?因史料记载的童贯,也……很不娘娘腔。
不过,童贯是领兵监军李宪的养子,应该素来征战边关的,并非宫中管御厨出身。
待听郝随自报姓名,果然并不是历史上那个后来成为“汴京六贼”之一的权宦童贯,姚欢仍觉得名字好熟悉。
郝随,郝随……
肯定是个青史留名的物。留的是善名还是恶名?
姚欢正翻检记忆,忽闻身后有急急地唤“郝先生,郝先生”。
一个小黄门,跑到郝随跟前作了大揖:“给郝先生道喜,郝先生昨送去刘婕妤那里的江清月近
,刘婕妤都进下了。婕妤今
特命小的来问问先生,那江清月近
,怎生做的,好教小厨房也学了。”
郝随殷殷道:“刘婕妤害喜,没了胃,这可是宫里
等紧要的大事。刘婕妤素来
吃烧羊
焖萝卜,偏偏此番闻了羊
味便要呕,萝卜却能吃下。只是,萝卜白煮,那是宫外
的酸腐文
崇尚的素食,想想都没味道,还须有荤汤去煨。”
小黄门捣如蒜:“就是这萝卜汤,教刘婕妤觉着稀奇,瞧来仍如清水一般,怎地如此鲜美。”
郝随道:“天下阜康,宫里置办一锅好汤又有何难?我呀,叫厨娘先用半岁的小母
炖汤,待
酥骨烂后,捞起弃之,汤中再放
金明池皇苑里捕来的水鸭,也炖至鸭形松散后捞出。你听好了,此时才是关键,须用去壳儿的河虾斩成
泥,
生
蛋去了黄,只留蛋清,与虾
泥搓成圆子,用长筷子夹了,在汤里转呀,转呀,直到把那些个黄澄澄、血呼呼的油星儿浮沫,都吸得
净净,才作罢。”
小黄门自是不可能尝过刘婕妤喝的萝卜汤,但此刻听郝随说得绘声绘色,喉不由自主地吞咽了几次,喃喃道:“那虾丸子吸了
油鸭油,得多好吃呐。”
郝随嗤之以鼻。
没见过世面的穷酸东西,听到油字,就流水。
但因这小黄门是刘婕妤宫里的听差,郝随仍客客气气道:“哎,蛋清虾丸子不过是扫汤用的,汤既已清了,丸子就扔了罢。”
小黄门讪笑,讨好道:“是哩,刘婕妤也觉得稀奇,怎地荤香甚浓的汤,却清澈见底,当中那削得圆溜溜的白萝卜,恰如月亮一般。刘婕妤说,怪不得郝先生用了李白的诗‘江清月近’。”
姚欢在旁听着,心道,郝随用的,不就是后世“开水白菜“的做法。
又听那小黄门转述了刘婕妤的评价,姚欢默默嘀咕:便是我这样没有诗词底蕴的民,也晓得,江清月近
,是孟浩然写的。
看来这刘婕妤,果然如史书所撰。
刘婕妤……猛然间,姚欢终于明白过来,这掌管御厨的郝随,为何听来那么熟悉了。
“郝”不算常见的姓氏,“随”也不是常见的名。
应该不会是重名。
眼前这个郝随,定是后世史料记载的那。他将与宰相章惇联手,帮着当今官家的宠妃刘婕妤,诬陷皇后孟氏在宫中行巫蛊事,激得官家赵煦废黜孟氏的皇后之位,逐她去瑶华宫做
道士。
北宋虽然党争之祸令乍舌,但后苑的宫斗,与其他朝代比,谈不上酷烈。
唯有哲宗朝孟皇后无辜案,既冤且惨。
孟皇后,本就不受丈夫赵煦喜欢,婚后只生了一个公主。绍圣三年,小公主病重,医治无好转,孟皇后的姐姐急之下,带符水
宫,希望借助鬼神之术救甥
的命。小公主仍是不幸夭折,孟皇后的养母又带着尼姑擅自
宫,偷偷地做法事。
高太后是彻底的旧党派,她摄政时,复用司马光,司马光对新党王安石门下的章惇等进行了无
的贬逐。一心要继续父亲神宗的改革大业的赵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