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风力独轮车(1/2)
乌珠穆沁马?
刘洎才思敏捷,一瞬间就想到了李元瑷的用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商王殿下是打算用乌珠穆沁马来运送粮?”
李元瑷颔首道:“不错,随着气候转冷。运粮路上最大的问题并非是,而是牲
。
可以克服各种困难,但是牲
不行。我中原的畜力没有能够耐得住东北寒冷的,真冷到一定地步,都只有死亡一图。而且冰天雪地的,哪里给填满找食物?一路带去,将大量增加运送难度。据我所知,唯有乌珠穆沁马能够抵御严寒。乌珠穆沁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他们生存于极北之地。那里环境之恶劣,比之东北,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关键的,它们不需要军马那样,必须喂**粮,方有气力。野
、树叶甚至荆棘,不论青黄皆可为食,生命力极其旺盛。”
蒙古马的大名,李元瑷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
历史上蒙古铁骑能够横扫天下,蒙古马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
一个个目空一切的西方骑士,面对矮小的蒙古骑兵都给吓傻了。
哪里见到过如此来去如风的骑兵?哪里见到过登山涉水,如履平地的骑兵?
刘洎皱眉道:“可据我所知,乌珠穆沁马是擅于奔袭的战马,并非负重的驮马。就算它们吃苦耐劳,但以战马负重?真的可行吗?”
李元瑷耐心解释道:“如果将它们当做驴子、驮马来使,那当然不行。不过我有办法,减轻马匹运输的负担,让不可行,变成可行。”
刘洎不说话了,他了解面前这个。
奇思妙想,天下一绝。他或许不属于世上大多擅长的文韬或者武略,但是他脑子里生出的想法或者事物,莫不是大利于天下之物。
便拿积弊已久的运河来说,谁敢想象,有真能在两年之内,将千里运河治理通畅?
说起来简单水闸大坝,这玩意没有千百次的研究,哪里敢用于现实?
可他就敢,而且一用就成,用之有效。
世谁不称奇?
面对这种,他提出的东西,刘洎听不懂,就不说话,置疑反而显得自己愚蠢。
李治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元瑷,问道:“真有把握!”
李元瑷明白,这是两个问题,答道:“有把握!”
李治又问:“一千匹可够用?”
李元瑷顿了顿道:“这个,一千匹差不多。当然,越多越好,就怕不好要。”
李治哼声道:“这个你不用管,薛延陀敢不给。孤就敢收拾他,一条不听话的老狗,原上想取代薛延陀的
不少,早晚将他宰了。”
李元瑷哑然失笑。
对于原民族,唐朝采取的方式与以往诸国不一样。
原对于农耕的华夏民族来说就是
肋。
为什么秦始皇驱逐匈后不将
原纳为己用,而要劳师动众的建造城墙?
为什么汉武帝多次北伐,自据了适合耕种的土地,而不将疆域扩充至原?
并非不能,实在是没有一点好处。
华夏民族不可能迁移到原上去放牧,即便是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雄主,也只能将匈
驱赶,而做不到占领。
唐朝也是一样,在覆灭突厥,生擒颉利之后,也面临这个问题。
不过李世民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他扶持了弱小的薛延陀,让薛延陀成为了北地之王,利用薛延陀来获得好处。
薛延陀也乖乖的给唐朝当小弟,每年以马、牛、羊、驼、貂皮等进贡,数量之大,动辄数千,甚至数万。
武德初年,唐军所有骑兵加起来不足四千,其中三千还是进贡突厥换来的。
现在常备战马七十万,大军出征,步卒都能分得战马代步。
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唯唐朝奢侈如此,这其中薛延陀就功不可没。
不过狼就是狼,养大的终究会咬的。
李世民当初扶持薛延陀的时候,就以预料到了。
近年来薛延陀就有些不听话了,若非高句丽事起,李世民都有心先将薛延陀灭了,在扶持一个新的,养肥自己。
李治这态度,也跟李世民一样,权当北地霸主薛延陀是自家养的狗,听话就养着获利,不听话就一子打死。
对此李元瑷也觉得理所当然,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
至少在李世民、李治这里,所养的狗是驯服住的。
让自家狗咬了的是武则天。
告别了李治,李元瑷立刻招集北地的木匠,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绘制的图制作运粮器械。
“这是独车?这是什么独
车?”
木匠们聚在一处,看着李元瑷的图纸,脑子上都是问号。
独车这东西在西汉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