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请废立皇太子书(1/2)
李世民近事物繁忙,没有在大安宫多待,听御医说李元瑷无恙,只是嘱咐几句就匆匆离去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元瑷因病在身,也没有相送,继续钻回了被窝,脑海中却想着李承乾的况。
或许在世眼中,自己此次的遇袭跟那些博坊东家撇不开关系。毕竟这些天,自己的所作所为太招
恨了。
李元瑷却笃定了凶手是李承乾。
因为就算博坊幕后之实力再强,至多不过是朝廷有
。他们真要对自己动手,了不起是安排刺客刺杀。
但他遇到的并非刺杀,是袭击。
袭击与刺杀是两个概念。
近乎五十的队伍,个个弓马娴熟,身手矫捷。
博坊求的是财,并非求死。他们能够招募到一群地痞流氓作为打手,绝无可能去招一群于骑
的好手。
在农耕民族招募一群善骑的
太难太难了。
而李元瑷的记忆中却有关于李承乾很可笑的记载。
在他的记忆中李承乾有着变态的心里,他向往突厥文化,甚至把东宫后院改成了突厥部落。他把身边那些长相类似突厥的士兵挑选出来,五个
编为帐,让他们像突厥
一样,梳上辫子,穿上皮衣,赶着羊群在宫内作放牧状。他还制作了
旗,搭建了许多帐篷,自己也穿上突厥服装,说突厥语。不止如此,他还命
铸造了近一丈高的铜炉和大鼎,然后仿效突厥劫掠,让手下的假装突厥
到民间抢来马牛羊,在炉鼎中煮熟,和众
一起抽佩刀割
相食。
李元瑷在后世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一种古怪的感觉,只觉得自己是在看野史,根本不在意。
他真不相信有会放着好好的大唐太子不当,跟着一群突厥
去偷百姓家的牛羊?
好好的一之下万
之上不
,去当一个贼,享受盗窃的快感?
真有这种脑子有坑的?
李元瑷就如看天书一样,只以为记载的不真实。
直到在后院地小溪中,找到了多块牛骨
,李元瑷突然意识到空
来风,未必无因。
唐朝私自宰杀耕牛是犯法的,除了李承乾没有会且敢在在自家的后院宰杀耕牛。
既然此事是真,李承乾好突厥风,私自养了一伙突厥自然也是真的。
而他恰好遇到了一伙突厥的袭杀……
一个巧合可能是巧合!
两个巧合也许还是巧合!
三个……
四个……
这一连串的巧合,还真的就是巧合了?
李元瑷不信这个邪。
只是他没有确切的证据,可是就算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又能怎样?
告诉李世民,他会大义灭亲?
告诉刑部、大理寺、雍州府衙,他们就真的敢审?
李元瑷记得上次见面,李治特别提醒自己,千万不能与李承乾正面冲突,因为李世民绝对不可能站在公理这边。作为一个李世民一手带大的,李治是唯一一个长期陪伴李世民身侧的皇子,没有
比他更加了解自己的父亲。
李元瑷有意为那些因自己而死的护卫报仇,面对这种局面,他真的怂了。
但真要什么不,却也做不到。
李元瑷静心修养着,直到身体完全康复。
在康复期间,李元瑷用心练字,将自己的毛笔字练习至普通水平。
他不奢望能写出多少漂亮的字,只要自己写出的东西,能够让看懂,那就足够了。
这一大早,李元瑷绕着大安宫跑了一圈,一
扎进了书房,特地吩咐不让任何
进
。
来到书案前,取出墨丸,轻轻捣碎,在砚台上到了点清水,自行研磨,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见火候差不多了,李元瑷拿出了一本奏本,认真的在奏本上写道:请废立皇太子书。
翻开第一页,李元瑷洋洋洒洒的提笔写道:皇太子李承乾昏庸无德,游玩废学、拒不纳谏、屡有叛逆举止。今例举太子十过:身为大唐皇储,不以身作则却崇拜蛮夷习俗,蔑视庙堂法度,无规矩无纪律,是为不忠,罪一也。身为大唐皇储,不用心侍奉君上,反而与突厥为伍,乃至假死哭丧,是为不孝,罪二也。身为大唐皇储,不
惜子民,反而
出偷抢百姓耕牛这等下贱之事,是为不仁,罪三也。身为大唐皇储,竟派
袭杀自己叔父,狼心狗肺,是为不义……
如此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孽畜,居然身居皇太子之位,实在是天理难容,神共愤,臣弟恳请废太子李承乾,另立贤
。
李元瑷本来文化水平不高,一封奏疏写的也是文言文夹带白话,但将李承乾的罪过是写的一清二楚,自己也骂的畅快淋漓。
检查了一下错别字,李元瑷将奏疏用个布袋藏好,揣怀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