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1章 大风起兮(3/4)

满是崇拜的踮起脚尖,不由怜爱的将爱子抱到脖颈之上,不忘怜爱的教导道:“且看,入军为卒,便是这般风光!”

听闻父亲的教诲,无数小崽崽在这一刻发下誓言,立下志向:有朝一日,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汉卒!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纯粹自豪的人了。

城外的人群中,包括何政在内的数百位老者,看着远方整齐的阵列,不由做作的捋着胡须,看似云淡风轻的‘自语’着:“好小子,果然没有辜负吾之期许!”

嘴上如是说着,但那数百老者脸上,早已被按捺不住的自豪和喜悦所充斥;脸庞上的褶皱,在那抑制不住的笑容拉扯下,显得更为皱巴

便是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凯旋将士阵列最前端的灌婴,却是一副面呈若水的表情

“大风歌···”

作为汉室开国老臣中资历最老的人之一,灌婴心里实在太清楚,大风歌的‘创作背景’了。

高皇帝十二年初,冬十月,淮南王英布(黥布)举旗造反,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为了镇压淮南王叛乱,高皇帝刘邦,踏上了最后一次御驾亲征的征程。

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英明神武的高皇帝大败谋反的英布,但导致高皇帝轰然倒塌的那支流矢,也恰恰是在这一次战争中,刺入了刘邦的身体。

班师回长安的路上,大军经过刘邦的龙兴之所:丰沛,刘邦照例召集了丰沛百姓,以及昔日好友、长辈,大摆酒宴十数日

而大风歌,便是在酒宴最后那几日,高皇帝刘邦在席间所作。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一切,都仿佛如同往日一样美好:高皇帝依旧那么给力,依旧那么骚包的在乡亲们面前显摆。

但大风歌的最后一句,却是将当时在场的灌婴、郦商,乃至于周勃、樊哙等武将,从十数日的狂饮中惊醒!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谁是猛士?

又是哪个猛士,接受了刘邦‘守四方’的命令,而没能完成?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自然是随刘邦建功立业,而后分封为诸侯,却谋逆叛乱的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韩王信等异姓诸侯。

但如今,汉室除长沙王一脉之外,已再无异姓而王者;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听到那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让灌婴下意识一惊,旋即陷入忧虑之中。

“莫非,是要老夫告老还乡?”

带着疑惑,灌婴终于来到刘弘地面前,当着长安百姓之面缓缓跪拜下来。

“大将军颍阴侯臣婴,参见陛下。”

叩拜过后,灌婴直起上半身,对刘弘再一拱手。

“臣,幸不辱命!”

随着灌婴一声掷地有声的拜喏,远处围观的百姓,也不由自发的呼嚎而起。

“大将军威武!”

“颍阴侯神勇!”

“大汉万胜!!!”

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天空,整个天地间,就仿佛只剩下一个声音:大汉万胜!

却见刘弘微不可见的一皱眉,旋即亲切的将灌婴从地上扶起。

“颍阴侯功勋卓著,力挫谋逆之乱臣贼子,朕心甚慰。”

言罢,刘弘便拉过灌婴的手臂,向着御辇走去。

“大军凯旋,朕令奉常拟以迎师之礼,颍阴侯何不随朕同至北阙,以睹锐士之风采?”

·

“唔~”

待刘弘和灌婴的身影出现在北阙之上,整个长安城,顿时被一阵庄重的嚎叫声所占据。

而后,便是作为代表的北军将士,次第从横城门而入,顺着华阳街,径直向未央宫北宫墙的方向走去。

但看着远处的将士一点点靠近,灌婴的面色顿时一紧,旋即孤疑起来。

宫墙之上,也响起那婉转厚重的秦腔:祭辞。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

“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宁;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

在这哀伤的吟诵声中,灌婴终于看清,那列队进入长安城,来到未央宫北宫墙的北军将士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那一个个方形的木盒,以及木盒上盖着的白布···

——那,是此次悼惠王诸子叛乱之中,阵亡于沙场之上的将士遗骸!

随着进入长安城的将士越来越多,那熟悉的秦腔祭辞,也逐渐响彻整座长安城。

无数百姓不自觉的张开嘴,随着那厚重婉转的旋律,轻唱着那祭奠亡魂的祭辞,以表达自己的哀伤。

甚至有不少人,如后世天安门外观看升旗仪式的爱国之人一样,留下了悲壮的泪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