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洗尘庵(2/3)
十岁孩童高的大缸里,静静盈着三分之二有余的白花花的面
。
两个小子偷着玩去了。
说到这,作者也该给各位看官们介绍一下这位戏份渐多的管灶小尼,说是小尼,自然年龄尚轻,十五岁,比谬生大了五岁半月有余。
名唤小系,无姓,本是个流子,五年前跟随慧音从县城里归来。
时值阳春,慧音四十六岁,身子还算硬朗,每月都会差了一两个年轻法师同她一起下山置办些师父们的个用品,东西多的时候就雇个担子师傅。
十岁的小系灰土脸的站在路边,两只小眼睛滴溜溜的看着正在内衣店里同老板议价的两位法师,手里是方才中年慧音微笑着递给她的白面馒
。
小系潜意识里觉得跟着两个大走,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于是就这样在两位法师以及突然多出来的担子师傅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默默的走着,从太阳当
走到斜
西照。
“看来小家伙是跟定我们了。”年轻法师在慧音耳边笑着说道。
“她六根不净,跟着我们也只是讨饭吃。”初春清凉的晚风让慧音毫无绪的声音也显得清冷起来。
那是在田野的石子大路上,一眼望去,无边的油菜花田间只有四个行走的身影。夕阳金色的光芒打在老,青年,大汉,孩童的发梢上,睫毛上,肩膀上。影子被拉得又瘦又长。
慧音终究还是止住了脚步,叹了气,回过神去伸出手:“过来吧。”
小系咧开嘴笑了,黑黑的脸,白白的牙齿,看着有点滑稽。慧音也笑了起来。
四都展开了笑颜。
一老一少的影子在互相靠拢,最后双手相扣。
多么温暖的春天。
小系没有法号。
“也是个可怜孩子,只是填饱肚子便可,何必跟着我们这些大做那看
红尘的一套呢。她以后若是想离开,也能走得毫无束缚。”
只是小系为了表明忠心,硬是让比丘尼给她剃了度,圆滚滚的小脑瓜子看着奇怪却也可。
慧音看着心疼。
“谬生多了个玩伴,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她去别院里看望容恩时提起这件事。
“这样啊,”容恩在缝纫机旁熟练的作着滚
和踏板,
也没抬,“看来也是个没妈的孩子。”
慧音不回答。
她没说,她牵着那孩子的时候,错觉的以为那是少年的容恩给了她一次弥补的机会。
她觉得她作为母亲的心脏在一点点填满。
还是迟了么。
慧音开始教两识字,不是师父们平时学习的经文,那个年岁孩子们该看的童书,她每次去县城里都会捎上两本。大概是年岁的问题,小系学得比谬生快许多,后来她主动提出要去跟着师父们学法,慧音便随着她去。然后小系朝一脸“痴傻”的谬生得意地扭扭小
就蹦出了慧音的卧房,飞去了足戒堂。直到有一天小系跑到慧音面前磨蹭了许久终于满脸通红的憋出一句话:“大师,我······我还是和谬生妹妹一道学吧。”
“出尔反尔,得罚。”慧音放下手中的茶盅,故作严厉的说道。
“啊(t _ t)······”
于是小系开始了她灶房生涯的修行之路。大概是本使然,跟随着食物来到洗尘庵的小系厨艺进展的飞快,灶房老师傅数月后便退去老法师的住处,全心念佛去了。
只是小系时常打盹过了饭点,被师父们数落了无数次,记也不见长。
“唉,随她去,随她去吧。”既然大师都这样开了,其他师父也无话可说了。
至于为何这个十年前才来的慧音如此受尊敬,连住持也畏她三分,作者在之后若是想起便给各位聊聊几句。此时且把话题转回正在市集里瞎转悠的二
身上。
谬生之前都是跟着慧音来的。闹哄哄的集市上,小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群熙嚷,谬生紧紧抓着慧音的手,低着
偷瞄着周围,大大的
帽罩住她雪白的短发。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一不小心被挤丢了。集市在她脑子里,就是一个概念——“
”。
她还是一回跟着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来这里逛。
不一样的体验让她开始重新看待这个山下热闹的世界。
小系不带她去买面,不带她去买瓜果蔬菜。她带她去吃酸酸甜甜的冰棍,带她去新开张的茶馆里看一个装满会动小
的“电视机”,噢,最了不起的是,她还带她翻了某小学的铁门,去教室门
偷看许多跟他们一般年龄的孩子们唱歌画画。
最后学校的老黄狗追得她们满坝子里跑,教室里的孩子们都好奇的塞到窗
、门
观看,嬉笑成一片。
门卫骂骂咧咧打开铁门撵她们出去后,额手叹惋:“现在这年代,尼姑也不像话了!”
两逃也似的跑出几百米开外,小系摁着大腿直喘气:“妈呀,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