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不作安安饿殍(1/3)
ps:上一章略有改动,冀州刺史为黄长,邳彤做了魏成尹。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
 周朝春秋的时候,非但爵位世代传承,连在国中的职务也是代代相传的。最典型者如晋国,赵氏是卿,那几代宗主都是卿。六卿瓜分了三军六个将、佐职务,论资排辈,前一个
死了或告老,才能
到后
上位。 
 这是卿族自己定的规矩,身为君主的晋侯想打算安
亲信掺沙子?若真做了,恐怕就就要被六卿群起攻之,废黜换一个国君了,这就叫世卿世职。 
直到战国之际,才有了“循功劳,视次第”的任官新制度,各国虽变法程度不同,但都基本遵循“见功而与爵,因能而授官”的原则。
在执行最严格的秦朝,爵位是有一份功进一层爵,死死板板,连灭了几个国的老将王翦都抱怨说秦始皇帝的彻侯好难当上哦。
 职务则不然,只要君主认为你有这能力,连跳几级后来居上是寻常事。多有外国客卿、布衣士
一跃而佩相印者。而当君王不需要你时,管你做过多大贡献,说下课就下课,勿有半句怨言。 
经过几百年中央集权,到了第五伦这里,若是想给大臣们调个位置都办不到,那还争什么天下,趁早上吊算了。
 是故才有景丹卸任御史大夫,奔赴幽州做刺史的
况。 
 “看似左迁,但孙卿又有前将军身份在,幽州十郡军政一把抓。毕竟大多数郡只是名义归附,实际仍控制在半独立的太守手中,边境还有匈
、乌桓、高句丽作
,所以幽州权力需要集中。” 
这是对景丹极大的信任,而在冀州则略为不同,第五伦要让权力稍有所划分。
邳彤调到北京邺城做魏成尹,升了半级,可以发挥他的治郡之能,又不用因为信都大族的身份,过度偏袒河北豪强乡党。
 左丞相、后将军耿纯虽然也是军民两手抓,好让这个满目疮痍的州早
恢复,但监察权则落到了冀州刺史
上。 
 寒门出身的黄长高升,在程序上完全说得过去,非要论资排辈,黄长是最早投靠魏王的魏地士
。他助马援
河内,也有小功,如今也混上了伯爵。担任丞相司直以来,
报监察工作
得妥妥帖帖,与刺史本职相近,唯一的不足就是…… 
“矮!”
 汉朝时做朝官除了能耐出身,还要看容貌,罢癃者不能任事,黄长高才六尺出
,也算三等残废了。 
 但第五伦却偏偏做了这项任命,因为他需要黄长替自己
一件大事! 
回到邺城后,第五伦就招来黄长问对。
 “昔
汉武置刺史,秩禄少而权力大,此为大小相宜,但本朝有所不同,天下板
,尤其是并、幽、冀三州,郡国二千石多为起义、投诚,归附未久,刺史若非位高权重,是压不住的。” 
第五伦道:“卿当知身为刺史,需要监察何事?”
黄长对魏王提拔自己感激涕零,这么多年劳苦总算没有白费,应道:“刺史有六条问事!”
 “其一,二千石及以下官吏不奉诏,背公问私,侵渔百姓,聚敛为
者,查问之!” 
 这条针对的是直接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侵吞百姓财富,搜刮民脂民膏之
。冀州这种初归附之地,法度缺失,作恶往往是明着来,得杀下去。 
 “其二,不恤疑狱,风厉杀
,怒则任刑,喜则
赏,烦扰苛
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者,查问之!” 
冀州初定,很容易闹民变,酷吏们得稍稍收敛点。
 “其三,选署不平,阿附所
,敝贤宠玩。其四,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查问之!” 
 这两条针对任
唯亲,但在冀州,忠于魏王的官吏不足,根本管不了那么细,顶多遇上子弟仗势欺
,为害乡里太过分时加以遏制。 
“其五,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查问之!”
 官府和豪强勾结,往往会出现“宁负二千石,勿负豪大家”的
况,冀州大姓虽然在战争中受损不少,但仍盘根错节。第五伦不相信耿纯、邳彤这两个出身大族的
能下得去狠手,所以需要黄长替君分忧。 
“除了监察官吏五条外,还有一条,便是提防强宗豪右。”
 说到这,第五伦反问:“过去两百年,冀州最大的豪右是谁?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
寡者又是谁?” 
黄长一个激灵,知道魏王的意思了。
 他抬起
,言语中带着兴奋和杀意:“诸刘!” 
……
 数
后,冀州刺史的第一道政令从邺城发往各郡,令驻军和二千石们立刻执行! 
“《尚书·毕命》有言,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
 “周公东征,惟殷顽民不服,恐其叛
,故徙于东都,密近王室,用化其教也。” 
 “去岁,铜马寇
冀土,以至元元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