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祝融挂帅(2/2)
。而味县总也就五万余
,除去老弱
幼,顶天也就能凑个万
的部队了。
真有那么容易在这稀少的南中征到大军,他就不会面对现在的窘境了。
唯一让他不明白的是孟琰回了朱堤,怎会没阻止到孟家出兵。
刘瑁根本没有怀疑过孟琰会背叛自己。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大师,自然懂得如何收买心。
至少刘瑁身边的这群不会有
会觉得南中这片蛮荒之地有
能斗得过刘瑁。就算是四公子刘璋也不行!
那就不明白孟家为何不顾孟琰劝阻,依然肯出兵相助雍家谋反了。
正思量中,卫兵来报孟琰返回滇池。
刘瑁立刻召见。
“琰,参见主公!”
“免礼!赶紧说说,孟家出兵是怎么回事?”
“回主公,琰回去的有些晚了。族弟获,早在两个月前便受邀领了两千亲兵去了味县。”孟琰见刘瑁有些心急,赶紧汇报:“雍家谋反,获亦是参与者之一。”
“原来如此!那你朱提孟家……”
“好在我赶回去的还算及时,家主本欲增兵三千支援孟获,琰极力劝阻,家主同意暂时不参与任何一方。”
“暂时?”
“主公,孟家能在南中立足,并在朱提壮大,少不了雍家提携。两家世代好,有些事非吾一
之力所能变改。
况未明之前,家主不站队,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刘瑁自然是明白的,世家的不傻,他们将家族中优秀的子弟放到不同的势力去效力,不论谁笑到最后,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是有利的。
纵观整个三国史,最明显的不正是诸葛家三兄弟及其后分属三个阵营,而且混的都还不错吗?还有荀家……
孟家不出兵支持雍家已经是给孟琰天大的支持了,就算刘瑁最后赢了,哪怕是斩杀了孟获,也不会因为孟获的选择而牵怒于孟家吧?
毕竟还有孟琰在为他鞠躬尽瘁!
“果然是老狐狸!”刘瑁心中暗自埋怨。不过这也给刘瑁吃下颖定心丸,至少雍家叛军少了个强有力的盟友。
最少他用起孟琰来不会疑心,顾虑重重。
敌确定,剩下的便是如何应对。
正在刘瑁与杨洪、孟琰商议如何应对眼下局势的时候,城门守卫来报,西门外有一支三千的部队来援,领
叫吕凯。
刘瑁大喜,召见吕凯。
一听吕凯细说,才明白原来是吴懿的功劳。
初到南中时,其实四郡中只有牂柯郡在朱褒手中算得上是有政府状态。其他三郡都已失控,太守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所以才有了越嶲夷王高定变成了越嶲王高定的事,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所以,刘瑁为吴懿请了永昌都尉,实际上却是永昌最高长官,差不多行太守之职了。
吴懿手上没多少兵,还有两千长年在他开出来的商路上活跃。整个南中
了套,他还得留点
震慑永昌。三千
马已是他拿得出来的极限了。刘瑁其实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和支撑战争消耗的钱粮。
好在,他在永昌发现了两个才—吕凯、王伉。
对刘瑁来说,没有什么比才更重要了。王伉他没什么印象,但吕凯他却是知道的。各种三国题材的游戏里都有这号
物,三维中上,算得上是一
才。
除了送来一才,最重要还有三千兵士。
加上这些天从各县征召上来的,又能凑够五千马了。虽然都是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却也是甲胄齐全的汉子。相信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会很快成长起来的。
刘瑁下令让吕凯和孟琰夜练兵,添置兵甲,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来挑战。
从前方传来的战报看,三方战场均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张任军团是明显强过乌戈国以及八纳、秃龙
联军的。但局势必较错
,加上行军地势复杂,想要快速取胜也不容易。
而董随的带来及楪榆城却是处于被动防守。不论兵力还是物资,董随都明显弱于高定。能坚守不败,就算是为刘瑁牵制住一大敌手了。
最大的变数来自甘宁军团。虽然以雍家为首的叛军号称三万,气势汹汹地兵发谷昌。但甘宁层层没防,步步为营,阻敌于谷昌东北。闹了这么多天,叛军甚至没有靠近谷昌城。
而甘宁却依然游刃有余。
所以,刘瑁手中的五千生力军,足以改变整个战场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