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谋出路(2/2)
谈话他是很满意的,怕就怕自己的儿子因为嫡传之事而手足相残或颓靡不振。
他哪知道刘瑁请战,正是为了摆脱绵竹的颓势。兵权在握,猛将在侧,就算绵竹城中官员全都支持刘璋又如何?
怀揣调令,刘瑁步伐轻松地离开州牧府。
刚出门,便见下领着一
子款款而来。
子四十开外,却保养的极好,初秋单薄的衣裳包裹着
感的身躯,一举一动都透露着熟
的
感与诱惑。
看方向是来寻刘焉的。
刘瑁心中突然闪过一——张鲁他妈,卢氏!
这身材,这气质,难怪刘焉会陷其中,难以自拔。
按照真正刘瑁的回忆,他与此是不和的。
“见过三公子!”正思量,子已来到眼前。虽有不和,
家
前表现得还是非常得体的。
也能充分看出其心计之。
刘瑁也躬身行礼:“见过天师!”
卢氏面露惊讶,这位三公子从来不给她好脸色,今难得跟她打招呼。
“三公子大婚,可喜可贺。看来公子初尝喜悦,心亦是大好啊!”
这个,最大的本事便是
际
往,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与权贵
好的机会的。
虽然刘瑁曾在刘焉面前抵毁过她,但毕竟是刘焉的亲儿子,又掌兵权,实权在握。能够缓和关系,她也不愿一直僵着。
刘瑁笑道:“天师莫取笑我了,少不经事,焉知间美景。以前多有得罪,还望天师原谅。”
一语双关,刘瑁确实转了。
至少给卢氏的感觉是这样,傲娇野蛮的刘家三公子,何时向低
认过错。这句话表明刘瑁已不再纠结自己与刘焉私底下那点事儿了。
而真实的原因是,刘瑁已从卢氏的眼中看岀,这个不但体态优美,而且擅长媚感之术。
也就是真正刘瑁所讲的“邪术”、“鬼神之说”。
但在刘瑁看来,那不过是催眠之术的一个分支而已。
既然改变不了刘焉对卢氏的态度,那又何必逆势而行呢?
顺势而为,或者可在与刘璋的争斗中借些势。
物以类聚,虽然刘璋也想借卢氏之势,但卢氏是个聪明,她与益州士族官宦不同。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个充满野与直率的刘瑁绝对比长袖善舞、心眼极多的刘璋要安全得多。
更何况,她完全可以左右逢源,量势而行,做一个快乐的墙。
两各怀心思,面挂笑容地聊了几句,而后背道而别。
刘瑁其实想的很简单,他现在不熟悉身边的和事,他不愿得罪任何
。至少在回到军营之前。
军权还未到手,凡事都得谨慎。
不怕没支持自己,就怕有
在背后捣蛋使坏。
为免夜长梦多,刘瑁回到家中便使去吴府招来吴懿。
现在能够确定为心腹之也就他了。他得派个心腹去帮他把甘宁调来。
在益州,甘宁是必须拿下的将领。哪怕得不到张任,得不到严颜,也不能错过甘宁。
关张赵,典许夏是没机会了,就算是颜良文丑这样的猛将也不可能千里迢迢来投益州的。那只能在内部挖掘了。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起步有些晚了,却也不是没有好处,相对于中原的群雄你争我夺,益州要平稳许多。
当务之急是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和兵马。
世还得靠军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听到刘瑁的话,吴懿有些不乐意了:“你点了两个外为将,怎么也不带上我呢?”
刘瑁:“现在我父亲信任你,留你在身边守卫州治安全,我倒是想带着你,那也得我父亲肯才行啊!再说,你不得在绵竹帮我看着点儿啊?哪天有使坏断了我的供给,我这仗还怎么打?”
听了这话,吴懿高兴了不少。看得出来他是真心站在刘瑁这边的。
甘宁武艺高强、豪爽,但有个弱点便是非常忌讳别
看不起他。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刘瑁怕吴懿以上差之姿怠慢于他,闹得不愉快,影响后对其收服,特意关照吴懿要注意说话的态度。最后还亲书信笺让吴懿连同调令一起送往
郡。
安排好这件大事,刘瑁准备第二便出发,直接去成都要上张任,一同开赴前线。
以免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