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何必立储(1/3)

第三百二十八章何必立储

封平的死,原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也不过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太监,不值得留意关心。

赵清的案子了结后甚至连姜承德都将他抛之脑后。

本来他该重归内府司,再行分派调遣。

不过这样的才,说是忠君,又未必全然是,到底他的所作所为还是卖了主的。

彼时赵盈端的是为赵清说的派,故而在昭宁帝跟前分说了一场,没有再让封平回宫里当差。

他一个太监,安王府待不了,也回不了宫,至于今后何去何从,自然也不是这些贵们要考量之事。

不过是在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曾经有真真切切瞧见他往来出姜承德府上,再往后,便没见过他了。

直到今,他的尸体被打捞上来——京城东郊广华山的山脚下有河流穿过,也有渔民回到河里捕鱼,广华山资源丰富,还会有猎户进山打猎去,甚至是京城里的几个大一点的药堂,隔三差五都会差遣进山采药。

在河道岸边发现尸体,这种事敢瞒着,当即报给了京兆府。

封平是死了足有五六,被勒死之后沉河中的,尸体都已经泡的有些肿胀起来,不是特别容易能辨认出五官样貌。

京兆府的仵作也是验看尸身发现是个太监,再仔细辨认之下,确认那是封平。

原来他消失在众视线之中,并非是寻着了安身立命的好去处,反而是死于非命。

确定了不是失足落水,京兆府就把案子报到了昭宁帝跟前去。

不大,左不过死了个小太监,哪怕是走在大街上被家谋财害命都极有可能,但是不能不报。

封平的身份太特殊了——赵清勾结福建的案子是他首告告发,也是他作为证在刑部大堂咬定了要指认赵清。

那案子到现在,众也心知肚明,哪有什么铁证如山?

不过是圣心独裁,不愿再给赵清转圜余地,天子疑心,认为赵清既有了谋逆造反的嫌疑,就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

而赵清呢?堂堂的皇长子,被废为庶,因受不住这样的落差,在牢中服毒。

其实他自杀了,朝野上下不知多少背地里议论,说赵清这是以死明志。

毕竟案子结的不清不楚,他因有冤,而昭宁帝不肯听他辩白,更不会为他洗刷冤屈,说到底他的下场是昭宁帝一手造成,是以他才会决然死在牢中,以此向昭宁帝表明自己的清白。

何况现在封平也死了——

流言从何处起已经不可查。

姜承德清宁殿面圣时心中都是有些许忐忑的。

天子传召,所为何事,他不用想也知道。

宫之前赵澄就在府上,见宫中内侍来传旨召他宫,免不了也要提心吊胆一场。

昭宁帝于东次间等他,他进门时就见昭宁帝手上把玩着一块儿羊脂白玉的手把件。

因站的远,看不真切,不过那玉料极佳。

他也没敢细看,上前去见礼问了安。

昭宁帝摆手叫他起,顺势把目光落在他身上:“知道朕为什么传你宫吗?”

姜承德抿进了唇角说知道,倒没有了往里的嚣张气焰。

从前便是在御前回话,他又何曾似眼下这般内敛乖觉。

昭宁帝倏尔笑了,把手心摊开,羊脂白玉的玉雕狮子滚绣球就放在他手心儿上。

姜承德这才看清楚那手把件。

雕刻功夫实在不太行,甚至可以说雕刻之技艺生疏,狮子的线条生硬不说,那么小的手把件,他站的也不算近,都不用靠近了细看,都还能看见错了刀法重新改刀的地方,且修饰也不好,以至于完工成品之后,搭眼一看就晓得这处是曾经错过刀的。

这种东西内府司是不敢送到昭宁帝跟前的,那就只能是赵清他们兄妹之中的某一个,年幼时雕刻此物,送给了昭宁帝。

而联想到眼下的事,京城里那些传言……

姜承德心直坠。

果然昭宁帝手再握拳:“这是大郎八岁那年送朕的生辰之礼,他小小的年纪,身体又不好,一次雕东西,已经毁了好些块儿料子,可还是雕的歪歪扭扭不得法。

不过他是个万事不服输更不会气馁的子,朕到今天都还记得,他把东西送到朕跟前时,仰着小脸儿不服气的说,以后一定会雕出更好的送给朕。”

这话姜承德没法接。

昭宁帝自顾自又说下去:“从那年起,他每年都会雕上两三样东西送到朕这里来,一直到他十三岁,他用了五年的时间,雕刻功夫已经炉火纯青,朕这里现而今收着他好些东西,和内府司送上来的相比起来,也丝毫不差。

但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